增强音乐趣味,培养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史晓燕
[导读] 新课程教育改革给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积累,更要培育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下文将从分析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入手,来探究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史晓燕    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第一小学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给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积累,更要培育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下文将从分析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入手,来探究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40-01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仅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人才已经无法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如何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学科素养已经成为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
        一、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强化学生的基础音乐常识积累,却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部门越发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完善学生的音乐素养培育。
        音乐核心素养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1]。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
        1.激发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也更加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音乐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以及主体,正确认知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不同的认知喜好以及音乐学习水平。
        比如在进行《小动物唱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来进行课前导入。例如询问学生:“你们知道猫是怎么叫的吗?狗又是怎么叫的呢?”这时,学生就会纷纷回忆这两种小动物的叫声,一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动物唱歌。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丰富多彩的动物图像,让学生一一进行模仿。这种森林中动物唱歌的情境构建能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当中。接着,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比老虎和小猫的叫声,来让学生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强与弱的音乐符号。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喜好来进行歌曲创编,将各种动物的叫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拉近学生与音乐知识之间的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2.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所有学科的知识最终都是需要运用于实践当中的,音乐知识也不例外。而音乐本身较高的自由度完全能够满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要求。对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来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以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来进行不同的音乐创造。
        比如在开展《自制小乐器》一文的教学时,教师需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声音产生的原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让物体形态发生变化来改变声音的大小以及高低,最终制作出具有个性风格的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来展示其他乐器的构成形态以及发声模式。比如钢琴、小提琴的内部构造图片等等。然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小鼓制作。有的学生使用牛皮纸,有的学生使用塑料布,还有的学生使用气球薄膜。不同的材料的鼓面在击打之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生可以配合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歌曲中加入自己所制作的乐器的声音,从而完成自主的作品创新。
        3.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即是发现美、认知美以及最终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审美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进一步拓展到品德修养的范畴之内[2]。审美素养的有效培育对于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音乐体验,以促使学生能够从自己所创设的情境内被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比如在教学《保卫黄河》这首歌时,音乐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歌曲节奏,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曲者与作词者所想要传达出的思想情感。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展现出游击健儿们为保卫全中国而不懈奋战的壮烈场景,体现出深切的民族自豪感以及革命热情。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歌唱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丁丁.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探索[J].学周刊,2019(13):142.
[2]葛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创新实践[J].名师在线,2019(04):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