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黄
东莞市宏远外国语学校523000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因此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亦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激励对策在德育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相关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对策;德育教育;小学教育
在新教改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首先便要使小学班主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低效的德育教育理念,并以激励对策不断凸显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教育习惯,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由于对升学率的重视,我国多年来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小学教师在评价时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并将学生的智力发展作为了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从而忽视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缺乏一定程度的德育教育,同时由于不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匮乏,使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展开。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教育
所谓激励教育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与鼓励的方式进行,而部分班主任在采用激励教育模式开展德育教育时,对于激励教育的含义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而在德育教育实践中一味的采用表扬的方式进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无法得到体现。基于此,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与教师以及家长通力合作,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落实激励精神,才能使小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如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无法理解激励策略的精准含义,那么在工作中更加无法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三)缺乏差异化教育措施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性格、能力与视野都各有不同,基于此而出现了“因材施教”策略。同样,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充分体现差异化,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个性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使其能够符合差异化教育要求。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其激励措施往往采用统一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无法全面落实。
二、激励对策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体现差异化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体现在各个不同性格的学生教育中。比如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针对自我教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采取表扬为主、引导为辅来进行德育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适当的以批评与勉励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并以行为思想引导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从而使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既不会因为批评教育打击到学生自信心,亦不会因为表扬过度而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才能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体现激励教育差异化方法在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的特征与性格特点也在随着时代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用激励对策,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德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需求。
比如在互联网普及以前,小学生的兴趣较为单一,接收到的信息也较少,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都具有一定相似度。而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学生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能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并且网络对于小学生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基于此,现代小学生的兴趣会更加丰富,在各方面信息的影响下,其性格也更加具有多样性,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才能使德育教育工作不断发展进步。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要以不同教育方法
虽然小学教育阶段统称小学教育,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年龄、心理、兴趣等方面的跨度亦相对较大。比如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随着阅历与年龄发展,其认知能力与自控能力在不断进步,同时也逐渐凸显出了自我个性。因此,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低年段要以表扬引导为主,中年段要以鼓励引导为主,而高年段便可适当应用批评引导教育方式,如此激励对策才能够在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取得一定效果。
(四)激励对策以生活化体现
教育本身便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以生活化应用激励对策便能够提高其应用效益。一方面,小学生对于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事物会更加具有专注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生活化实践教育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生活中,实现激励对策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激励教育则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充分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以差异化教育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效率,使学生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卢红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8):165-166.
[2]李红梅,王超.“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