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许丽萍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丽萍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下塘中心小学3347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活动的目标更注重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小学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一生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奠基阶段,是打好初中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方式,运用有效的 教学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步骤地、有目标的科学性和系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高效思维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不仅是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是形成高效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思考活动中,能更高效、更科学、更有创造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分。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主要是以教学知识一味地灌输,让学生依据课本,依据教师所说进行理解。教师讲完教材知识,学生做课后习题进行巩固。这样的教学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主要由于我们的教师囿于教学压力,对教学节奏的追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逻辑思维教学意识。另一方面,教师没有认真领悟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精神,没有真正地把教学实践融入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而落实教学活动。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让广大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严重缺乏,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造成许多学生往往学一道题会一道题,举一反三的能力欠缺,没有整体思维、比较思维、概括思维等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感觉难度大,学习信心严重不足,对学习有恐惧心理。
        2.学习小学数学与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2.1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概念
        逻辑思维能力是区别于形象思维能力的一种能够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形成准确而有条理的思维模式。
        2.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学好数学的关联性
        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其逻辑性强为主要特征。而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好数学的必备基础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做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训练,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2.3发散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形态,在学习活动中有侧重点的训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发散,数学逻辑更严谨,思考角度更多样。在逻辑思维的教学成果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3.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3.1重视基础知识的把握及运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的理念、公式、定理、法则、公理等。如人教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做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如果单纯抛出问题,学生不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无法顺利做出答案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吃透教材理论、概念、基本公式,不要盲目凭空想象。解题思路往往建立在基本的数学原理中,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时重视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点。
        3.2培养学生整合、联系、转化新旧知识的思维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安排上往往前后联系密切,具有严谨的渐进逻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积极引导学生在新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对旧知识的复习和联系。运用反复比较、联系,对知识点存在共性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者特点进行整合、分类、归纳。让数学单元和单元之间,章节和章节之间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局的把握和理解。在解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学习《圆》这个章节中的扇形的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要引导下学生认识到扇形和圆的异同点,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面积计算,在学习扇形的章节上,应当建立起联系进行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分析,让新旧知识得以有效转化,让学习效率更高。
        3.3重视教学汇总化抽象概念为形象认识
        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较为抽象,学生刚接触时,理解较为困难。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负数这个概念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引用天气气温等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现象进行解说,让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现象。同时,为实现让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数轴进行标识,让学生观察负数和正数之间的临界点,既是要把握的概念“0”,那么可以得到教学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数轴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充当了可视的参照物,让学生不用凭空进行理解,大大减少了学习的难度。
        结束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一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有侧重点地开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活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奠基。
        参考文献:
        [1]杜成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21.
        [2]庞瑞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神州,2020,(14):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