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34助学课堂”让课堂更高效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于平田
[导读]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于平田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澄波湖学校(山东 济南)251400
        摘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育内容,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助学课堂让小学生有了学习的助力,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自学;高效
        小学生正处于一生中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为了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知识更为抽象、复杂,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易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补齐学生的短板,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丰富数学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倡导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学校在小学数学领域自主探索了“234助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有了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234助学课堂”教学策略解读
        “234助学课堂”教学策略指的是二助三导四环节。“二助”通过视频和助学单两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前便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概念。即符合桑代克提出的“准备律”,又能使学生逐渐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学前通过视频找到相关的旧知,通过旧知去理解新知,其实是一种演绎推理能力的渗透。助学单更精确定位与量化目标知识,让学生逐渐适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学会相类似的提出相关问题。日益累积的能力中逐渐学会由他助学习转变为自助学习。“三导”指的是三种指导学生学习的理念与方法,一是导思,通过课前视频引领,充分发挥视频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导学,通过视频和助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三是导练,通过课后的延伸与实践,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达到学有所用。“四环节”指本课堂共分为主要四大环节,即:视频导航我预习、小组合作我学习、课堂检测我练习、课后应用我实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拓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渠道,赋予学生话语权,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氛围。合作学习的分组,把不同气质和能力、特长和学习水平的学生组合在一起,4-6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中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合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助学单编制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探究题及不同的检测练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展开不同的学习。在课后练习上,也分基本、提高、深化三大类,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全部要求掌握,提高题大部分同学做,只有个别同学不做,深化题部分同学选作,三类题的题量控制在85%、10%、5%的比例,既不加重学习的负担,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持续发展在一堂课中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234助学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针对《24时计时法》一课,现对“234助学课堂”教学策略具体操作进行说明。
        1.环节一:视频导航我预习
        (1)怎样分才公平?(        )
        (2)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
        (3)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个。
        (4)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盒。
        (5)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请用月饼图片帮他们分一分。
        (6)你能用一个数表示一半吗?(      )
        2.环节二:探究新知我学习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你知道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写一写。  



        3.环节三:课上集星我练习
(1)小学士。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小硕士
        
(3)小博士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展开,其中的一份是原纸的几分之几?再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一次呢?
        4.环节四:达标检测我演习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3)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5.环节五:课后应用我实习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课下快去生活中找一找吧!找到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以上内容既是本节课的助学单,又是教学环节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自学中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极大地提高可课堂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惑
        在课堂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我也产生了很多困惑:
        1.拥有积极的学习心态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对于教材的深挖与探讨也只限于教参与习题,再就是网络,知识不够系统,急需要专家的引领。
        2.对学生的管理,自认为有很多不当之处。低年级的孩子玩心重可以理解,但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出现学习困难与障碍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对于低年级段,出现学习困难应该如何重燃他们的信心,还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
        3.在习题出现了逐渐拔高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了兴趣,又该怎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去找自己的位置呢,检测出自己的水平,做到如何的努力。这个是在助学单课堂中需要继续深入研讨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相信我们的课堂改革研究一定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的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自我成长,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渐成长为愿意去探索新知识的终身学习的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