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王忠玉
[导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看重,
        王忠玉
        河南省柘城县实验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看重,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水平,本文主要从优化师生关系、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合作学习三方面入手,简要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是学生们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们不仅要做好对学生们数学教学的启蒙工作,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在遵循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同时,促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能够不断优化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其在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相关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简要探析如下。
        一、优化师生关系,助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教师是学生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主要引领者,学生们无论是参与数学学习还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与指导,但是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使其不能够在教师面前自由地进行表达,再加之数学知识比较严谨和严肃,更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就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要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优化师生关系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喜欢数学老师,能够喜欢上数学课,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多给予学生们微笑与鼓励,还可以引入课堂小游戏来拉近师生距离,例如,“拍7令”这个小游戏,就是引导学生们按一定的顺序报1~99的数,但是不可以报含有“7”的数或者“7”的倍数,如果恰好轮到就用“拍手”来代替。为了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游戏,如果教师报错了,同样也要接受唱歌或者表演小技能的惩罚。这样简单的算术游戏,不仅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们玩在一起,促成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优化,还能有效锻炼学生们的数学运算能力与反应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就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充分挖掘数学与学生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结点,使学生们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感知数学知识,能够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消减学生们对于数学的“距离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数学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在引导学生们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们创设“彩虹文具店”的生活场景,摆几张桌子在讲台上当做文具店的置物架,然后将学生们的书、本、铅笔等文具摆放上去,并贴上价签,然后组织学生们开展文具店购物的情景表演活动。进而使学生们在挑选文具、问价钱、结账付钱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为学生们引入数学运算,如1支2元的笔加1个3元的笔记本一共多少钱?1元可以买几个5角的橡皮?进而使学生们在体验生活化场景的过程中,在计算与换算的过程中,深化对人民币的认知,并促成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合作学习,深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比较推崇,也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学生学习形式,其能够有效体现和发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就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善于将合作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们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数学问题,使其能够体会集体的智慧与集体的力量,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促成学生们数学学习思维的拓展。
        例如,在课上开展探究类数学习题练习时,教师们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学习小组,而且最好能够将数学能力强和能力差的学生进行穿插分组,以使每组更具均衡性,同时认命责任心强或者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小组长。进而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习题进行探究,使小组成员能够在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合作完成。之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最终答案进行分享,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不仅能够一改往日教师主导的教学形式,改变学生们一贯被动接受的“乖宝宝”地位,还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使学生们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善于促成对学生们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学习数学,不再惧怕数学,真正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成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学生们成为学习上的“小主人”,助力其在将来的高质量、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孟潼.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4):61-61.
        【2】丁银霞.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以"运算律"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