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数学文化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梁红
[导读] 数学一直以来是教育领域最重要并且最拉开学生智力差距的一门
        梁红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绣惠学区学校  山东省 济南市 250204
        摘要:数学一直以来是教育领域最重要并且最拉开学生智力差距的一门学科,它存在于学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涯当中,甚至于到了大学,大部分学生也是需要进修数学学科的,所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都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想学生能够对数学处于一种主动并且优势的状态,教师就应该注意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感知能力,即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发散和逻辑运用能力,从刚开始就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进行开发和启蒙。
        关键词:小学学生;数学素养;培养逻辑;运算能力;便于理解
        小学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困难,教师只需要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和回答问题感兴趣就可,而不能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产生不良的抵抗和厌恶情绪。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教授小学数学的时候要遵循亲切和蔼、耐心解答、讲解方法简单的教学原则,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得没有那么强烈,并且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能够处于积极的状态。
        一、科普算法,增加计算任务
        科普算法,增加计算任务是在基础上去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是让学生开始慢慢的了解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跟着课本顺序去进行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掌握合适的方法。正是因为小学教学更为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和培养,教师在教授的时候更要多给学生普及一些简单、科学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多加练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也许,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简单的数学知识都有着一定程度和接触和熟悉,但是其了解并不是特别的全面和科学,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科普好学生基本的数学计算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教授学生计算统计图并且判断其可能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将课本上的定义,即什么是统计,讲解清楚,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做题举例,让学生看到算法的使用情况,在反复的教学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记忆出基本算法,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一步接着哪一步,教师也可以增加计算任务。这也是教师在教授完毕之后,需要启动的教学事务,即在教授完方法的时候,增加学生的计算任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好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根据当天教授的内容,增加计算题目。


        二、增加难度,培养数学逻辑
        小学数学的知识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和挑战性,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就需要分类对待,对于学习速度快、学习成果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适当的培养并且增加难度,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活跃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小学学生的逻辑培养是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大脑充分的活跃起来,对于知识所产生更丰富的反应。
        例如,教师在教授“数与代数”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 数的包含种类有很种,如正数、负数、小数等,其实对于数字的认识和分类来说,是具有边界和系统的要求的,教师要重点教授学生了解其内容要求和边界,如,正数的范围在哪里,负数的范围在哪里,而小数的范围在哪里等,0是属于什么数字,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它是如何将数字类型进行区分的,在计算中又起到如何的作用等知识。 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出各种数据和数字进行分析,并且开始讲述其数字的共同点和相似处,让学生能够从其共同点去分析数字的类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从几个数字中找出与之不同概念的数字,给学生科普代数的意义和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用代数进行知识计算。
        三、转变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转变数字的形象和教授的思路往往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理解,如,在平面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算式的形式去进行教授,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授,而对于空间感强的学生,当一些数学知识学生利用计算和逻辑思维不能想明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其列举成动态和图画的形式,去方便学生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多边形的面积求解包括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其中学生有效的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求解需要首先掌握多边形的规律,如,五边形是通过几个三角形组合而成,五边形拥有什么样的规律,而在这样的规律中,教师应当如何转变思考,将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用更简单的方式看到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方便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往往是多样化的,如有通过讲述古代故事的,也有通过动漫形式讲述的,也有通过进行类比实验获得经验总结的,这些方式都能够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轻松,并且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友善的态度,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产生更多的轻松感和耐心。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初期就应该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列入教学工作当中,要重视给学生普及科学算法,增加更多的计算任务;增加题目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转变数学的教学形象,增加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3)
        [2]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