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利用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陈刚
[导读] 一直以来,数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习活动中都有着极高的
        陈刚
        四川省九寨沟县白河乡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400
        摘要:一直以来,数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习活动中都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愈发注重在基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能力尚未形成,正值学习数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当今社会呈现出一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开发网络数学资源十分必要。
        关键词: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引言: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不再是新的主题,而是已经践行了一段时间的课程手段。在这一背景下,诸多小学在基础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工作中已经表现得比较理想,资源利用也比较丰富。但是,网络的更迭是十分迅速的。受各因素影响,一些小学教师往往无法抓住信息更迭的脚步开发更多的资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发挥,阻碍了师生的能力提高。本文便针对目前的情况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教师应如何开发并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中的大多数与社会的融合度不高,存在着过多的知识盲区。换而言之,受年龄与生活经验限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是有限的。这便使得他们更愿意凭借主观感受去理解问题,很难主动形成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一背景下,一旦辅助教学资源与他们的认知偏离过高,就会造成严重的理解偏差,使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降低,严重阻碍数学教学工作的推进。因此,在开发资源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判断资源的难易程度,尽可能选择更贴合于生活实际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素材,以促进学生的直观理解,帮助他们吸收相关知识。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一课为例,在开发资源时,教师就应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具有注意力极易分散、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与生活的融合严重不足等特征。进而选择趣味化更强、生活常见的素材,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在多媒体中呈现。例如,在引导他们认识“球形”时,便可以播放“踢足球”、“打篮球”的游戏视频,以动态的、活泼的视频高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他们的认知。
        二、注意提高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
        数学知识的讲授是一个连续的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多次开发和利用,将信息资源分别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最大化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同时,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遗忘速度较快,必须以及时的巩固加深他们的记忆,实现实时复习,提高教学质量。这也在侧面证明了一个问题,即课后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授课环节的利用同样重要。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一课为例,教师便需要平衡授课与复习两个环节。在课堂授课活动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钟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辨别分针、时针、秒针三者之间的差异。进而,呈现具体的指针转动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针转动一格时秒针转动的圈数变化,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分、秒、时之间的换算关系。紧接着,在授课结束后,利用信息平台布置课后复习作业,远程监控他们的复习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具体的课程资源上传到信息平台当中,为学生随时复习提供便利。
        同时,在利用信息资源讲解知识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仍旧会出现教师依照资源讲解知识、学生机械记忆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意义无法实现。对此,教师应将目光聚焦于实践与应用当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为其营造身临其境之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感。
        三、把握好利用信息化资源的时机
        虽然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但是,教师要知道,信息化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来存在,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讲解。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信息资源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为学生的理解开辟便捷通道。但是,对于一些本身就已经十分简单的知识内容,就应避免信息资源的盲目使用,减少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为例。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积累,能够理解图形的概念问题。因此,教师应将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多地投入与体积、表面积的讲解活动中,帮助他们解决深层次的计算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模式中师生地位不对等、学生与知识距离过远的弊端,优化教学成效。对此,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刻板的思想观念,摒弃对信息技术的偏见,正视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借助网络手段创建新型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意识到,网络资源是繁杂的。因此,在开发资源时,应认真筛选,选择积极的、与小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向符合的、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张光红.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05:117-118.
[2]罗鲜梅,高方银.信息化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锦上添花[J].贵州教育,2018,22:40-41.
[3]张军粉.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