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娟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大道前进小学 胡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推进,高效课堂这一概念被提出。高效课堂不仅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高效,更加强调从教学观念上作出真正的作出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并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打造高效率课堂。对此本文针对如何开展快乐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展开了思考,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带来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快乐教学;高效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数学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教学的理念没有改进,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卷面成绩上。除此之外,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非常片面,不能很好的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快乐教学法应用到数学课堂中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教学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以兴趣引发学生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成熟,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了教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为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使他们通过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时,在课堂中我会先问学生“大家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钟表和风扇是怎么旋转的,两者旋转相同吗?”学生回答都是顺时针转圈,然后我会借助多媒体配上欢快的音乐,展示出钟表和风扇的旋转图。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现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很好的集中,直观地看到图形旋转。我再循序渐进的问线段和三角形旋转能产生什么变化,选一位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胳膊为线段旋转,与视频线段旋转作对比看区别,在学生在画图时进行指导。开动了学生的大脑,教师以情景为载体,合理利用多媒体,促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乐趣,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学。
二、引入游戏教学法,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动不喜静,处于善于模仿和接触世界的时期。
如果教师只会讲解问题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对课堂形式的喜好和要求,很容易削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很难在课堂中保持一个好的听课状态。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开展快乐教学法。这样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升教师的授课效率,构建快乐的学习课堂。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过程中,当教师引入小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呈现出更高质量的课堂效果。我简单讲一下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开始给每个学生随机发一张不同的数字,说一位数,让相乘是这个数的小朋友迅速站起来,我先说12,编号是2和6、3和4的学生立刻站起来找到了对方,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谁是倍数和因数,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我再开始说一位数,让其他学生也都参与其中,根据这种小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获得快乐,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听完讲解后还是似懂非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不够全面,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合作学习运用到教学中,带领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进行有效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就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我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他们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用图片展示出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让学生想办法改变成多边形,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3-5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a组的小王直接举手说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都可以拼成多边形,c组的小李又举手说两个梯形也能组成多边形,这促使了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发展,我开始讲解多边形面积的方式,再让每个小组找一个多边形进行解答,小组之间相互检查答案,我对此进行指导帮助。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群体合作氛围的乐趣并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配合需要教师启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贴近生活因材施教。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化思想,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改变无趣的课堂气氛,真正是实现快乐的学习。教师要不断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扬长避短,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靳改霞.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20,17:147-148.
[2]马进福.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9,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