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何志全
[导读] 小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尚
        何志全
        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一完小 湖南省 郴州市 423400
        摘要:小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尚不健全。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培养与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和观念,整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本文从“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几方面出发来谈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兴趣;合作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指人们用数学方法和思维习惯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在归纳总结后对数学理论的本质理解。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此,本文从以下三方出发来探讨如何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一、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一定的兴趣,才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数学思维并发展思维力。因此可以说,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在兴趣激发方面,大部分小学生无法抗拒游戏的魅力,在游戏中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自身的经验结构。为此,数学教师应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数学游戏内容,如此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分类与整理”一课时,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归类游戏,让小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会分类与整理,从而锻炼他们归类整理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将许多三角形和矩形图案放在一起,然后组织小学生对图案进行分类。 分得最快、最好的人将被奖励一朵红色小花等。小学生们在听到可以得到奖励之后充满热情,每个人都希望在游戏中获胜,以便得到小红花。为此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很好地发挥了思考的热情。再如,在教授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算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将枯燥的算术转换为小动物的模式,如将“2+2=?”转换成两个小兔子有几只耳朵?让学生看到图片并思考,如此也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在完成数学游戏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巩固。这样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还可以充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主张在学生中运用新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成员积极融入其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耐心听取他人和自己的不同想法,并相互支持与合作,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发生很好的碰撞,找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角度和方法,发现数学知识是十分灵活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怎会得不到培养呢?
        例如,在“圆”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关于圆的一些知识如面积公式的推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且复杂的。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剪裁一个圆形,然后通过切割、剪接等将之与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可以尽快地发现一定的规律或者原理。这样,为了小组的胜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积极研究圆的形状,并将其与所学的图形联系起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小组将圆形拼接成近似矩形,他们还发现,圆形的平均切割次数越多,看起来越像矩形。这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圆的面积公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之前的小组实践去更好地理解它。此外,教师需要注意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该做到分组合理,以便在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实现共同进步。
        三、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可以灵活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真正掌握数学内容。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在数学学习中联系生活加深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加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魅力和价值,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生活化的加深。具体地,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也可以去通过动手测量来计算操场的周长。通过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他们可以有效地掌握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加深思考。又如,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购物情境,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由此让学生去思考。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兴趣、合作和生活等角度出发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以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以上即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凤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64.
        [2]王秀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