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潘亮萌 吴春飞
[导读] 幼儿教学是学生在进入小学系统化学习之前的一个思维启蒙阶段,
        潘亮萌  吴春飞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8学本325100    温州特殊教育学校325100
        摘要:幼儿教学是学生在进入小学系统化学习之前的一个思维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当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计划性的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后续难度提升的学习,本文将以“寓教于乐”教学观念为话题,浅析如何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在幼儿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传授的知识量并不多,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这种教学前提,笔者认为在幼儿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重视趣味性,淡化教学性,让幼儿的内在学习动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加高效的传授知识,本文将浅析几点教学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作为幼儿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趣味化的编排,并且将知识渗透其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减轻课堂的压迫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颜色的美术教学当中,为了让幼儿对颜色分类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可利用“色彩喷涂”的游戏,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带上“水枪”这种玩具,在教学当中为学生的水枪当中填充不同的色彩,并且准备一个盛满自来水的透明玻璃容器,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这个玻璃器皿内注入不同的水彩,观察水彩在自来水中的变化,看到色彩在水中慢慢扩散的线条之美,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颜色的记忆,而且能够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当越来越多的水彩注入玻璃器皿中,水彩之间的融合,能够形成不规律的色彩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成长和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二、开设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教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和表现自我的欲望,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在表现欲得到满足后,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自信心也会随之强化。

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好胜心和表现欲,教师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幼儿园教学阶段的简单知识作为媒介,设计一些抢答问题,来让学生在竞赛当中不断的提升对于知识应用的熟练度。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并且更容易投入到课堂当中,对于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简单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阵营”,通过积分的形式来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教师可以利用手板,在手板上写下有关教学内容的练习题,以“拍桌子”为抢答信号,让学生来进行知识竞赛,最后通过积分多少的形式来评出名次。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求胜欲的驱使下,能够迸发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大脑也始终处于活跃当中,这个时候教师去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渗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当比赛分出胜负后,教师不仅要对胜利者做出鼓励和奖赏,也要对名次不佳的小组提出鼓励,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鼓励学生在下一次的比赛当中再接再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三、巧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个人能力
        知识的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让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当中。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与生活做出联系,以生活化实践的方式来优化学生的练习过程。这么做不仅可以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为生活带来的改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进步有着巨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手工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剪纸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动漫图案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前告诉学生“如果学会了,可以把它贴在自己的书包上或者是小自行车上,能够起到装饰的效果。”,这样一句简单的教学引导,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建立了联系,并且教师选用的剪纸图案是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变废为宝”的生活小实践,比如利用鸡蛋壳做成不倒翁、利用卡纸做出各种各样的彩色灯罩,通过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优化学生的能力提升过程,对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学前教学互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想要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进程,需要在教学当中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导向,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趣味化元素与教学进行巧妙的融合和设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前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而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强化。
参考文献:
[1]王娟.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才智,2020,(13):25.
[2]黄惠娟.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