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童春婷
[导读] 单纯的身体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童春婷
        南京市红梅幼儿园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单纯的身体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构成真正的健康。因此,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需要注重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对幼儿加以引领,逐步帮助幼儿减少不良的心理问题、建立积极且乐观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情绪;品质
        在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恢复心理健康、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幼儿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并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生活和活动中。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将逐步建立情绪控制能力和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稳定的情绪进行活动参与;幼儿将与小伙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够与自己的小伙伴建立信赖、友好的交际氛围;幼儿将逐步建立高尚的个人品质,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品质投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一、稳定情绪的训练
        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首要教育目标。为了帮助幼儿建立稳定的情绪,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的讲述请幼儿自主感知不良情绪的破坏力,并详细帮助幼儿了解情绪缓解与控制的有效方法。经过教育活动的参与,幼儿将逐步建立稳定的个人情绪,为健康心理状态的建立奠定基础。
        例如,在对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笔者借助趣味绘本《生气汤》引领幼儿共同阅读。在绘本中,小男孩霍斯因为一天当中的不顺利很生气,于是在回家的之后也带着不良情绪。妈妈看到霍斯的样子,就邀请其一起制作“生气汤”。当锅里的水滚开之后,妈妈对着锅又喊又叫、还做出各种鬼脸,希望将“生气”统统放到锅里。经过“生气汤”的制作,霍斯和妈妈都变得开心了。通过绘本的阅读和欣赏,幼儿被其中神奇的内容与情节所吸引,并感受到了从生气变得快乐后的轻松感。经过绘本阅读,笔者表示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接纳,但是我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接着,笔者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有的幼儿表示自己会大哭、有的幼儿表示自己会大声唱歌、还有的幼儿表示自己会去拍篮球……最终,每一位幼儿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并建立了稳定的个人情绪。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支撑,也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借助自主交友活动的实施鼓励幼儿开拓人际交往,并在小伙伴的互动中建立乐观、开朗的个人性格。经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幼儿将增强活动实践的积极性,在人际互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例如,笔者借助“找朋友”社会领域活动实施教育,鼓励幼儿在班级中自己找朋友。同时,笔者为了锻炼幼儿的胆量、增强幼儿的个人自信,就通过姓名介绍、爱好介绍、交友邀请三个方面请幼儿自己去找朋友。针对班级中较为内向、找不到朋友的个别幼儿,笔者会及时介入,并与内向的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其建立个人自信心。最终,不论是交际能力良好的幼儿,还是较为内向的幼儿,都能够在人际互动中主动、大方、得体地完成自我介绍,并在人际互动交际中感受到找到朋友的快乐。经过几次找朋友活动的实施,幼儿愈发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每次都可以找到自己身边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且能够结合两个人共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拓展交流。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交际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大方自信地完成人际互动,还能够在其中实现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与互动能力的建立,且形成乐观、自信、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
        三、高尚品质的培养
        高尚的品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品质教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实施中加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只有当教师将品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才能保证幼儿在不知不觉之间受到德育影响、建立高尚的个人品质与素养。
        例如,笔者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品质引导时,注重将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渗透进幼儿教育的点点滴滴之中。在引领幼儿排队洗手时,一开始有幼儿想要插队,在笔者提醒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自觉前往队尾站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幼儿不论是在如厕、洗手、接水、吃饭、游戏时都能够自觉排队,并按照顺利领取物品、参与活动。可见,教育中的渗透将帮助幼儿建立遵守秩序的可贵品质。在教育活动中,笔者还十分注重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品质。当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遇到难题时,笔者会帮其向大家求助。此时,所有幼儿都会帮助该幼儿想办法、共同帮助该幼儿突破活动中的难题——幼儿在活动中还将建立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最终,幼儿将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健全可贵的品质,实现健康身心状态的建立。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引领幼儿健康成长,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开展教育活动,引领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体验中不知不觉缓解不良的心理问题、减少不安和焦虑的情绪。经过教师的帮助和教育活动的主动体验,幼儿将在愉快的活动实践中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并借助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感受友情带来的愉悦。久而久之,幼儿将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且能够以高尚的品质、优秀的品行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最终,幼儿将以身心健康的成长状态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夏萍.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135.
        [2]姚顺娟.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J].才智,2020(16):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