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秀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4352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兴趣,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有效的教学和指导,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样化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更综合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紧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更有效、更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给出了创设情境、群文阅读、读写结合三个策略,希望能够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案例分析
现如今,随着教育者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程度的加深,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预期的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能力不强,上课不认真,精力不集中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实践,继续总结,继续找到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境中激发兴趣,奠定基础
情境教学法一直以来都是一线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式,而且小学语文中很多的课文中本身就蕴含着很多创设情境的元素,因此,从多方面着手,通过联系生活、融入网络资源和素材、导入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更精彩、多元的语文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实现感官联动,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精力集中的参与到更多语文知识的探索和实践中去。而为了提高情境创设的质量,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参考,确保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展开语文知识的教学,而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第二,情境的形式一定要多样、精彩、丰富,事实证明,即便是再精彩的情境,再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一直使用,学生也会厌倦和疲乏,效果不得而知,所以我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在情境中融入新的素材,新的血液,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参与的欲望和主动性;第三,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的创设中来,并引导他们自主创设学习情境,一来增加他们参与的热情,二来使得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生写“家乡的风俗”这一主题作文时,为了让学生写出内容更饱满、更精彩丰富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家长的风俗习惯,音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的多重呈现,让学生对家乡风俗的由来,具体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我又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展示了其他地方的一些风俗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对风俗习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风俗习惯来写文章,学生都觉得有得可写,在此基础上,我再根据学生写的内容进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引导和点播,学生都能写出有内容、有情感的文章,相比之前的流水账要好很多,可以说达到了不错的写作教学效果。
二、群文阅读中夯实基础,提供力量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以特定的主题为基础,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系统、集中的学习,相比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群文阅读的有效展开,能够让学生对某一类型、某一主题的文章有更深入、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得自身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好的丰富,长此以往,不论是学生的阅读量还是阅读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为高质量语文课堂的实现提供更有效的力量。
具体来说,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群文阅读主题的确定一定要再三考虑,确保所确定的主题是学生喜欢的;第二,群文阅读的主题一定要丰富,可以以阅读的题材为因素,也可以以文章表达的内容、传递的思想为因素,还可以以文章用到的写作方式、写作技巧为因素,总之一定要多样,力求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实现更全面的成长;第三,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参与情况,并做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升级。
例如,我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时,就以“我爱看名著”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名著,包括鲁滨逊的其他章节,也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经典名著,还包括《爱的教育》、《聊斋志异》、《格林童话》、《海底两万里》、《小王子》、《八十天环游地球》、《雾都孤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各类型的名著,之后让学生以为学习小组为单位,借助自己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的方法去阅读更多自己喜欢的名著,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基础,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多文章的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读写结合中提高能力,综合发展
阅读和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板块,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对阅读、写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改变之前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的单一教学形式,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我们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带领学生更好的去阅读,去写作,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二,要督促、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写作学习习惯,能够主动的摘抄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在写作中明白自己的不足,主动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第三,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有锻炼的机会,进而使得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匆匆》这篇文章时,在带领学生学会了文章的内容中之后,就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第一段的排比句为例,在的指导下,有的学生写出了“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小河冻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有人夺去了吧:那是谁?又躲在了哪里呢?是它自己长出翅膀飞走了吧:现在又飞到了哪里呢?”有的学生写出了“太阳下山了,有再上来的时候;小河结冰了,有再融化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长出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对阅读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阅读、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的来说,从多方面着手,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时代的使命,是责任,是义务,我们需要将其落到实处,但这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不可能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多实践、多探索、多研究、多总结。相信在更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庆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20.
[2]蒋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有效性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5):154+156.
[3]麻世勋.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才智,2016(36):133.
[4]黄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究[J].学周刊,2019(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