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阅读中,育一颗数学文化种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吕方琼
[导读] 数学阅读是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
        吕方琼
        平阴县榆山小学  250400
        摘 要  数学阅读是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汲取知识,并在数学阅读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阅读    数学情感   数学思维  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适用已有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来理解术。学语言符号图表领会数学文化的心理过程,它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在数学阅读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我问到一个问题:“分母为什么不能为0?”我的本意是让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因为除法中分母不能为0,而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所以分母不能为0。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以为同学站起来说:“我在课外书中看到过,分数好比上下铺,0不能睡在下铺。”看,多么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么形象的比喻,如果不是数学阅读,学生应该很难得到这样的解释和说法,通过阅读是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中的数学知识,寻找到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方法,是学生的数学阅读让我们的数学更加有魅力。
        在学习《年月日》时,学习大月小月,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最少?出示阅读材料:传说在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十、十二月定为大月,每月三十一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三十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记住,应用起来也很方便。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三百六十五天,而是三百六十六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扣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死,所以人们都希望二月这个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这样,二月就剩下二十九天了。有了这个小故事,学生对二月份的天数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入精彩的数学阅读小故事,不仅活跃总体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同时还调动其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引发学生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走入数学的殿堂。
        二、在数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学习《圆的周长》在讲授圆周率π时,课本上“你知道吗?”版块是这样阐述的,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约是它的直径的三倍。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这一成就比国外大约要早1000多年,现在人们用计算机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已经达到上亿位。”这一材料的阅读,不仅让学生对圆周率有个更深刻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除了教材中说到我国古代历史中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我还补充了课外阅读材料:祖冲之没有借助任何的仪器,也没有较为高效的算法,只是依靠自身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七位。祖冲之和其它国家的数学家相比,其耐心以及细心程度了得,这一理论提前了1000多年。
        利用先贤的事迹会感染学生,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观念,同时端正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不断的强化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在众多的数学知识点之中,数学文化始终潜伏在其中,所有的文化点都存在极强深刻的数学思想。
        三、在数学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时,加强数学阅读训练和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去阅读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如怎样把数学阅读资料转化为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字符号、图像符号等)?怎样把数学阅读内化为数学操作、知识运用?怎样从数学阅读中思考、分析、比较转化为问题解决思维的全过程?如遇“倍比”关系问题,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反复咀嚼,在准确理解基础上,勾画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字词多读,从读中去理解,读中去解决问题,肯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在阅读探索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求组合图形面积,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基础上,去计算、思考、概括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看能否运用公式直接解决问题;二是用转化的方法间接解决问题。
        数学阅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当学生对题目不理解时,最好的方法把题多读几遍。一读理解题目,再读理解题意,三读精准数据。学会审题是解决数学解题的关键,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对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在数学阅读中,汲取数学素养
        在学了“因数”之后,可让学生阅读“完全效、亲和数”的知识:毕达哥拉斯派发现如一个数等于除它本身以外的全部因数的和,那么这样的数就称为完全数。6和28就是完全数,因为6=1+2+3;28=1+2+4+7+14。他们还发现了另一类特殊的数一一亲和数,如284这个数除它本身外的所有因数之和等于20,而20除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的和恰好等于284,即:220-=1+2+4+71+142,284=1+2+4+5+10+22+44+55+110,这样就将它们称为亲和数,并把它们作为友谊的象征。学生阅读了这些课外内容后,就可以请更清楚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层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阅读中,甚至可以加入数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数学与体育一队列操练中的列队问题,数学的植树问题与环境保护,数学与艺术ー六边形与蜜蜂营造的蟑房,著名的黄金比例1.618在建筑、艺术中的表现。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会惊奇的发现,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真是广泛啊!
参考文献:
[1]付玲玲.试论数学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
[2]姚菲菲. 浅谈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J].浙江教学研究,20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