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聂鑫淼
[导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切实有效落实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聂鑫淼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丰荫明德小学714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切实有效落实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无处不在,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数学计算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计算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措施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计算,它也是小学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不仅要为了教学,更应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意义
        首先,计算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计算能力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前提。从长远角度来看,数学计算能力还与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科目有必要的内在联系。数学计算涉及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处理哪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运用计算能力。所以对小学教育体系来说,打好学生计算能力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教育,即学生对数学定理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浓厚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意识。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重要的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定理与基础知识的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取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梳理新时期的精神面貌,完善学生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最后,计算作为一门艺术,同时兼顾了简单生动与复杂无趣的特征,为使其能够实现良性转化,就必须重视科学教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为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计算态度、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
        2.1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传统的三中心论,也就是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在计算教学中一味地给学生传输理论知识,但是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和消化还严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只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这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学习计算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且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数学计算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计算12x24+12x25这一道题目时,教师就可以先采用经典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学生:"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你找到什么简单便捷的方法吗?"继而点拨学生运用乘法分配率计算,让他们自主运算,突出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己探索答案的欲望和动手实践计算的操作,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2通过数学运算口诀提升学生计算速度
        对于数学计算能力而言,计算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有很多的技巧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从而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数学计算教学中,笔者就采取运算口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计算规则。例如,在讲解"11乘以任意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记住这样一句口诀"首位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在学生掌握这句口诀之后,笔者再给学生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11×23125=?很多学生立马报出答案254375。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结合口诀进行分析,以此加强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在讲解"几十一乘以几十一"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记住这样一句口诀"头乘以头,头加上头,尾乘以尾",在学生掌握这句口诀之后,笔者再给学生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21×41=?学生思索了一下立马给出答案861。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结合口诀对这道练习题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除此之外,笔者在讲解"第一个乘数互补,另外一个乘数数字相同"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传授学生这样一句口诀"一个头加上1之后,头乘以头,尾乘以尾",然后给学生出示数学式子:37×44=?让学生结合这个式子加强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让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数学计算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及笔端计算都比较死板,学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能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在讲解圆的知识点时,教师单纯的在黑板上讲解圆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也会感觉枯燥乏味。想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的成员互相讨论,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起。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备好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在上课过程中国,教师将教具分给每个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测量,以此来了解圆的特点。在学生亲手测量过圆形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圆的特点,然后教师针对圆特点进行讲解,最后给出相对应的计算公式。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是一赋而就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加运用以上几条有效的方法策略,长此以往,那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的教学效益也一定会大有提升,为其以后更全面、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庆鑫.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0(12):48-49.
        [2]刘芬.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0(1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