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田启龙
[导读] 物理学科涉及到诸多的概念、性质和定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
        田启龙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265600
        摘要:物理学科涉及到诸多的概念、性质和定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一直在考察学生的学科思维意识。学生们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许多问题也总是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然而,问题一旦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学生物理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标也会落空。因此,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致力于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中物理课堂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探索和发现,找出问题的本质,使其清醒地认识到提问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能够围绕物理问题展开各项探究活动,同时,高中物理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能够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中学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费力教,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的试题训练上,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并没有关注。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知识探究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乐意主动去学,自主去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
        物理学科的良好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基础,尤其是数学,例如在力的分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需要三角函数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基础。充足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课堂提问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而没有提问的积极性,同时提出来的问题也没有实在意义。
        (二)学生缺乏相关的提问技巧
        在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对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有着一定的自身理解。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路,导致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总结能力。如此也就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最终也就由于缺乏提问技巧而无法有效提高物理学习质量。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所学的摩擦力和推力知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如此在利用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进行牛顿第二定律课堂导入的同时也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然后在新旧知识的交界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勇敢的进行质疑,或提出问题: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为良好地对新旧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进而不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提问水平。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情境,提出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思路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发挥物理的实际价值,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在进行“楞次定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在物理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展示用铜丝闭合的圆环,条形磁铁,问学生磁铁可以吸引铜吗?学生回答不能。然后教师将闭合铜丝圆环用两根轻质绝缘细绳挂起来,将条形磁铁以一定速度垂直铜丝圆环中心而不接触的穿过,学生明显地看到在磁铁靠近的时候,二者排斥,在磁铁穿过的时候,二者吸引,教师顺势问学生为什么。
        (三)以探究新知为目的,营造宽松的提问氛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究、创新的过程。教师如果继续采用滞后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提问,那么学生在学习、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就会举步维艰,无法提取出知识的本质,不能顺利地进入到新知的探索中。为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扭转被动的提问方式,合理设置问题,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引发学生的自主提问,建立宽松自由的提问氛围,把问题情境融入到物理实验中,促使学生全方位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潜在的物理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热情,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进行“追寻守恒量—能量”的新知探究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教师可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猜一猜伽利略看出的转化、守恒事实各是什么?假如你是伽利略,你是如何运用已学知识,从理论上分析量之和守恒呢?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提问能力。
        (四)采取递进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
        很多学生都对物理学科感兴趣,他们对物理原理的解读有自己的看法,但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下,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完全忽略了与教师的问答互动,忽略了提问在巩固知识,增强记忆上的作用。总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如何问,才会做到有问题可以问,有勇气敢问。例如,在“力的分解”的教学中,在课前导入环节先引出了一个案例:对于同一个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学生可以单独将其挪动。但如果两个同学分别从相反的方向移动该物体,就十分困难。虽然这一案例看似比较简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但发现学生在提问时,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提问的焦点也很模糊,教师不知道学生要表达什么。因此,提问技巧的培养显得很重要。在面对这一情况时,教师可以采取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的逐步深入,引发学生更深一步的思考,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寻求物理的本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让学生在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提出质疑;然后,教师采取递进式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提问中探究物理原理;最后,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必须要立足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切实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36):188.
[2]王学武.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J].家长,2019(29):115+117.
[3]黄承军.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20):97.
[4]周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刍论[J].成才之路,2019(15):34.
[5]黄卫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9(06):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