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潘红霞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的时候,对于学习的热情明显不强,
        潘红霞
        宁波市北仑绍成小学      浙江宁波     邮编3158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的时候,对于学习的热情明显不强,而且容易被一些小事所影响。小学生一般对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会十分专注。将游戏加入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去,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很生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孩子想要学习的欲望,还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游戏数学课堂对于数学教学的优势做出了分析和整理。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加入相应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学习知识,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要求。他们不喜欢古板的讲课,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课堂。利用小孩爱玩游戏这一有效手段,可以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在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用处,在友好的游戏氛围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加深印象。在这种游戏教学中,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型的教育方式下,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习惯。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手段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能够体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学习潜力,调动学习主动性。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心理,还能确保数学教学工作具有现代化、专业化的特点,从而转变传统教学形式,弥补传统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但是很难安静下来探索钻研,对于抽象性的数学来讲,在学习上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困难等问题,所以就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提出了数学游戏。利用数学游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选择合适的游戏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愉快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另一方面采用数学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维方法,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手脑并用挖掘自己想要的结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分析、判断、得到结论,使学生的心智以及理解分析等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数学游戏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有利于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完成数学教学目的。最后,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实施的原则分析
        (一)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游戏
        为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做到合理设计数学游戏,确保数学游戏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课本中的新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特点,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来设计游戏内容,优化游戏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趣味游戏的同时,完成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得到保障。
        (二)设置简单易懂的游戏规则
        在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限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游戏规则,确保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使游戏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只有保证数学游戏的规则符合学生的认知,才能够促进数学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数学教学的效率,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难以实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
        (三)确保游戏的全员参与性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顺利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目的。

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保证游戏的全员参与性,将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各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促进游戏教学的有效进行。作为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自信心不足、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数学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游戏的乐趣,并借助游戏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游戏教学法的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不能舍本逐末,应以教学为目的,结合课本实际进行教学,而不是一味的哗众取宠,只是单纯的将课程游戏化,导致学生只是游戏,忘记了学习。例如:一项比较成功的游戏就是《时间的计算》,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性,让学生能够珍惜时间,明白每分钟可以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以此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拿出事前准备好的钟表模型,然后让学生拨动时针,同时记录下当时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用了多长时间。而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也能够接收到老师这次教学的内容以及目的,从而明白钟表不仅仅用来记录时间,也能够记录自己一分钟做了多少事情。像是这样的游戏化教学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到枯燥,反而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二)将游戏和知识教学相结合
        游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教师都丢掉了学习的本质,将游戏教学理解为带领学生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但是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类型以及游戏形式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游戏。例如,小学加减乘除法运算,教师可以结合“一只青蛙两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的游戏,学生可以根据青蛙数量的增加来运算,老师设置最高的运算数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一直传递,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课前做好游戏教学的准备
        游戏教学的课程比同于传统教学,根据课本和教案是没有办法将游戏融入到课堂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前了解课程的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设置游戏。在设置游戏过程中,不能单纯的靠网上搜索的游戏照搬到课堂当中,要结合学生日常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根据游戏的形式再进行修改。设置的难度不宜过难或者过简,以免难度太大造成游戏在实施中进行不下去,太过简单让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
        (四)游戏教学中运用实践举例
        小学生认识的事物有限,设置游戏过程中要引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是能够接触到的事物进行举例,能够减少学生对于游戏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一般教师都会用日常中给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为例,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设置课程当中,一方面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拿着人民币进行交易来理解。可以先建立一些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等金额的卡片,将卡片贴到学生的身上,由一名学生作为顾客,教师作为超市的收银员。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和参与到课堂当中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逻辑性、抽象性和空间性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利用游戏教学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充分将游戏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优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老师们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森兰.游戏教学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求知导刊,2020(05):16-17.
[2]赵仁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的探究[J].求知导刊,2019(46):47-48.
[3]苏巧珍.浅析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求知导刊,2019(42):67-68.
[4]董太毅.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9(39):62-63.
         【作者简介】潘红霞(1974),性别(民族—汉族),籍贯(浙江省北仑),学历:本科,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