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东
安徽省长丰县涂郢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各个年级阶层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自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小学生满足生存环境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所需的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总称。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应引入多媒体技术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小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语感,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小学生在习作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习作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有目标的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日后小学生习作能力更上一层楼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习作课堂教学
1以课文教学为主,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1.1熟悉课文的章法结构
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可结合习作教学与阅读,培养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感,锻炼文章表现手法,帮助小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从而将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材积累。例如教师在讲解《海底世界》一课时,课后习题是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用“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辆川流不息”仿写一段话,培养小学生仿写能力。教师可将课后小练笔和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内容综合讲解,让小学生真正体会总分结构的特点。通过对课文第四自然段师生分角色读、划分示意图等方式让小学生用总分结构的分析方法将海底世界通读理解。
讲解完结构特点后,教师可播放出示摩托车、自行车、公交车、小轿车、救护车、救火车、洒水车等车辆的幻灯片,让小学生通过图片联想画面,构建清晰的结构,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去习作。例如,公交车与私家车并排行驶,临到站点公交车突然急刹车,乘客陆陆续续走上去,然后车子像骏马一样瞬间启动。自行车属于环保车,虽然速度比较慢,但可以锻炼身体、保护环境。
1.2灵活运用摘抄词句
小学生写作文很容易出现缺乏文采、用词枯燥的现象。教师对待此类现象应丰富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好词好句、美文美篇,然后在此基础上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帮助小学生将积累的素材跃然纸上。比如小学生写爬树类的句子多半会描写成:“他爬上高高的树干。”而在课文《我爱家乡的柿子树》中,作者描写爬树过程:“他双手抱住树干,两腿用力夹紧,弯起腰,两只脚往下用力一蹬,胳膊就向上攀了一大截。”“攀”、“蹬”、“弓”、“夹”、“抱”等动词,引导小学生分析使用的动词如何传神精准,使小学生通过借词将好词好句运用到写作中。在教学中让小学生理解句子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到作文中,让小学生在阅读时真正积累和思考,做到学以致用、文以载道。
2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小学生写作内容
小学生往往由于素材积累不足,或者不知如何利用身边所发生的事进行描写并升华为作文主题。
教师可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在德育活动中的行为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小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后,经历感触真实丰富,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小学生写一篇活动参后感,在练笔之前可复习《游天坛公园》这篇课文中游记的描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日常布置作业时,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多去经历,避免使用假大空的写作方法,根据真实感受进行写作,在多次写作训练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习作实践教学
3.1积累词汇,培养独立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写作实践课中,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词汇、句式积累和作文指导,在增加写作量的同时,根据不同文章主题教给小学生不同写作技巧与方法,培养其良好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效率。例如积累“虽然......但是......”、“不仅......还”、“即使......也”等关联词,或者多种动词、形容词、副词。若小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不感兴趣的部分,教师可允许小学生只写感兴趣的部分,采取跳跃式写作的方法尽情发挥。
3.2情境教学,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小学生个体差异,让小学生遵从内心真实体验,通过恰当的、有效的模拟情境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小学生年龄尚小,求知欲高、思维活泼,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对新生事物的反应能力迅速。因此教师可带领小学生进行户外植树活动,开展闲置物品义卖活动,让其进入情境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写作抒发胸臆,从而促进其思维发展。
3.3以范文为例,积累素材
作文有很多类型:分为写景作文、叙事作文、状物作文、想象作文、实验作文等。教师在教授这七种类型作文时,可以把《我的天文望远镜》这篇短文作为范例,采用对比式开头或者开门见山的方法点明主题,从作文之间的共性出发讲解不同种类型作文的区别,指导小学生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在梳理作文结构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做到勤写、善写、乐写。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语文习作课堂教学实践,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让小学生积累好句好段、美文美篇作为素材,调动小学生广泛大量的阅读兴趣,端正小学生写作态度,培养小学生审美品味,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真正做到用我手写我心,将语文写作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于晓伟.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4):117.
[2]蒋丽娅.寻找“三点” 追求“四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再探索[J].读与写,2020,17(15):78.
[3]何平,王玲.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91.
[4]张健,张珊珊,张敏.核心素养视角下习作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5):82-83.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18.0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