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强
广西省玉林市博白县龙潭中学 537624
摘要: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才能保证高中数学的复习质量,而部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却经常出问题,这是由于学生在解题时无法将题目与相应的数学定义、定理方法等联系起来.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未能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构建出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以致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忽略掉某些知识点,以致影响了其解题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相应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且明确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而思维导图法的应用对此非常有益.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高考复习;应用研究
引言
思维导图是把系统化的知识内容以笔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系统化的知识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转变其学习观念。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叫做脑图、心灵图等,是由托尼.博赞提出的一种用于记笔记或者是学习的方法,它的前提条件是放射性思考,属于一种简单、形象、高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文字、颜色、顺序、逻辑、空间等多项要素,将所有存在一定内在练习的知识联系到一起,绘制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能够高效地管理相关知识,充分激发大脑潜能,提升人类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一)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每年的高考题都应用了几乎相同的知识要点。这意味着学生如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那么,也就能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解决其他与该题型相似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来,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思考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也应用到了相同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到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内容时,因为该内容的出题方式大多为直线穿过圆锥曲线,判断某一个点是否在直线或者抛物线上,所以,在解题时,学生不仅要用到圆锥曲线的知识,而且要用到与直线斜率相关的知识。
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再写出解决关于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题目时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因为这两类题型都包含直线,需要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过原点等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的知识点将圆锥曲线和圆联系起来,让他们绘制出知识网络图。这样,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思考此类题型涉及的知识点和其他题目是否有相同之处,进而达到锻炼举一反三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概括
与其他知识相比,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紧密,因此在数学知识复习时,通过对核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能够实现对关联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在进行数学髙考复习时,教师可以将某一知识点作为核心,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细节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框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并且利用此框架来梳理相关知识,这样学生日后思考问题时,就可以更加全面系统,不会因为漏掉一些相关知识点而影响解题.另外,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其来回顾和复习相应的数学知识,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规律性,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提髙记忆效率.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复数”相关知识时,可以将复数作为核心知识来进行相应的延伸,延伸出复数运算、复数性质及数系扩充等相关知识。
(三)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在高中复习阶段,教师应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时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上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图。例如,“空间几何体”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及体积。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可将本章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和几何体的计算。其中,几何体的计算又可以细化为计算体积和计算表面积两部分。这有利于学生把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还可从以上三部分知识中选择学生相对薄弱的一项开展专项复习。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人们的思维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具。将思维导图融入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他们梳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发现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勇军.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6-17.
[2]李迪.合理利用思维工具提升高中生数学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9.
[3]张慧慧.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在高中函数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