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伟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402660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沟通师生间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学中语言表达的是否适当或者粗鄙,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且相较于其他教学课程缺少趣味性,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直接根据教科书进行刻板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无聊枯燥难遇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从语言上下功夫,其中语言的情感强弱、幽默形象、且是否严谨规范,通俗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当教师具备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对于教材精神理解透彻,且掌握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政治课上,教师若优化自己的语言,充分体现教学语言,同样能产生“磁场效应”。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性”。
牵制学生注意力——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法是我国教育最常见的教学法之一,是由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创,在我看来启发式教育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有相似之处,其教学方法可以从我们中小学语文必学科目《论语十则》中了解到,通过采用问答法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其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使用语言可以具有启发性,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启发效果,教师除了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中,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牵制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中,需要着重强调知识重点时,语气应加重并与前段语气和后端语气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能够明白所讲述当前为重点。
运用引用策略——形象性
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诗词、歌曲、顺口溜等,使一些较抽象的政治道理形象化,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那么,如何运用引用策略呢?我认为:
引用歌曲。 《团结就是力量》,通过脍炙人口的歌曲的引用,让学生直观、简单的体会到所讲述事情中所表达的团结概念。
引用格言。“水滴石穿”、“铁锈磨成针”,形象生动的让学生们对知识产生画面感,让其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中所强调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之,政治课堂引用一些格言、成语、典故、歌曲,既丰富了教学语言,又起到了明晰政治原理和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
通过就事论事——针对性
当代青年思维敏捷,具有多元、发散、自由等特点,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还反映在网络、电视等方面。因此,在课堂上思维可能更加的活跃,常常跳出教师给出的思考范围。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某一理论或观点提出一些角度过偏狭或其他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此时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们既不可回避,更不能强词夺理,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且会丧失学生的提问勇气和探索精神。于是,教师在自己的知识“库存”中迅速提取答案并组织语言进行合理的回答尤为重要;同时切忌当教师也不知道提问答案时却不懂装懂,或歪曲事理,若真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用平和甚至幽默的语气告诉同学们老师也对此问题不了解或有疑惑,让同学们等待老师课后进行研究后再予以同学们解答。这样迎着学生的实际问题讲政治,令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消化、理解政治观点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知识接受效果。
运用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幽默性
幽默是一种教育艺术,通过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例如在讲述一些晦涩难懂或者知识结构概念较为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绘制一个知识结构网络或者概念结构图来进行讲解,通过将抽象内容转换为形象的图形,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到先前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
综上所述,课堂是通过语言来传达信息、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培养兴趣、调节气氛的。而政治教师其自身的教学语言能力的好坏可以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其情感价值以及思想水平的好坏。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语言的学习和强化,使得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