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董伟
[导读]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些文明历史都需要继承和弘扬。在高中历史教育改革时,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顺利传递给高中生,让高中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意识,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自身的贡献。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550014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些文明历史都需要继承和弘扬。在高中历史教育改革时,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顺利传递给高中生,让高中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意识,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自身的贡献。 关键词:学科素养;中学历史;培养策略 〖HJ1.05mm〗〖FL(〗一、引言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意识到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重要性,积极宣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一面,关注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不良传统文化会腐蚀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误入歧途,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站在不同角度,抓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要求,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方向及内容。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代表着我国的民族特色,是数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风貌和民族特征,涵盖范围广,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可以了解民族历史的观念形态和思想文化。在改革高中历史时,教师应该以民族特有文化为切入点,在深入钻研和学习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存在优劣之分,只有坚持批判继承的理念,才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高中生。对于不良传统文化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抵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高中历史教学对传承文化弘扬的重要价值。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办法 (一)挖掘有价值的史料 教材是学科教学的基础和蓝本,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教材为依据,教师应该围绕历史教材,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历史教师需要独具慧眼,有效识别和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有益元素,以有价值的史料信息为依据,在详细讲解的前提上,积极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作为我国的经典文化,儒家文化中所提出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借鉴意义,如仁义礼智信,另外,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历史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这些传统文化,结合历史教材和史料,帮助学生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接触最真实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以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传递经典儒家文化。有的学生有从政的抱负,其中孔子所提出的“仁者爱人”则对学生政治理念的树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将人道主义理念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熏陶,促进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传承。 (二)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

历史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记忆,如果以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就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其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利用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及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时,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古迹非常多,比如秦兵马俑、西藏布达拉宫、长城、颐和园。在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设置兴趣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自由分工和合作,鼓励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积极搜集与我国历史古迹相关的图片和文献。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修筑长城的历史短片,让学生分析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点对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非常积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三)加强师生联系沟通 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教师需要在师生联系与沟通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历史真相。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注重教师简单知识的传授,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有的教师对历史教学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这一学科应该以学生的自主记忆为主,学生自主记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这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要想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大力改革,教师需要在保障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上,引导学生层层挖掘,抽丝剥茧,了解历史真相,分析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渊源。站在历史的角度全面深刻的学习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让学生意识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时代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主动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出自身的贡献。 历史教师需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不再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而是以平等民主的观点与学生一同交流、一同合作,以此来实现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历史教师需要以一双慧眼正确识别历史教材中具有价值的史料信息,以此为着眼点与学生交流互动探讨,通过师生联系及互动来拉近两者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加勇敢自信的表达个人的想法。 四、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关键,历史教师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积极挖掘历史教材中有价值的史料,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历史知识,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及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整教学思路,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所在。 〖KH10〗〖HTK〗参考文献: [1]蒋小红.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新课程(下),2017,000(003):22-22. [2]邵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儒家文化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7(15).〖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