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刘虎
[导读] 艺术听起来总是飘在云端,高尚而无用,殊不知,其意义远远超乎想象,而学习的过程,和其他的学科无异,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落地。没有哪一种艺术,是靠天才就能出类拔萃的。恰当的刻意练习,才能走的更远。色彩是一门大学问,因为有光,就会有色彩,那么基于色彩而产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就会有很多,很多。色彩与绘画是想当然有联系的,但色彩与设计,与衣食住行,与心理,与文化,与科学都有着诸多割舍不掉的联系。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艺术听起来总是飘在云端,高尚而无用,殊不知,其意义远远超乎想象,而学习的过程,和其他的学科无异,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落地。没有哪一种艺术,是靠天才就能出类拔萃的。恰当的刻意练习,才能走的更远。色彩是一门大学问,因为有光,就会有色彩,那么基于色彩而产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就会有很多,很多。色彩与绘画是想当然有联系的,但色彩与设计,与衣食住行,与心理,与文化,与科学都有着诸多割舍不掉的联系。 关键词: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优化策略 〖HJ0.8mm〗〖FL(〗一、色彩教学概述 学习色彩首先要明白色彩的概念是什么,其次要明白学习色彩的意义。色彩是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是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的变化的理解。 在绘画中主要考虑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即为色彩的三要素。 所以我们在培养一个学生时,不是急于教会其画好某一个单体,而是注意培养学生对整个画面色彩关系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颜色、感受颜色、表现颜色。这就是我们色彩教学的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过程。 二、色彩教学中存在问题 1.不敢画 学生被画的像的思维禁锢,害怕自己画不好画不像,被老师指责。造成不敢下笔绘画和配色的状况,往往这个时候教师需要想去消除学生这种心理障碍,再给予认同鼓励学生才能够慢慢的达到改变。 2.不想画 学生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和绘画课程,当老师设置的课程不能切合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喜欢时候,一部分有主见的学生就会选择不想画的抵御机制。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老师要适应的改变学生喜欢的课题进行教学。 3.不会观察思考 这种情况教师进行改善加强引导学生去用眼睛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思考。学生的这种状况也会逐渐消退。 4 .惰性思维依赖思想影响 往往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老师帮助太多,学生会以此为借口,给自己更多时间玩耍。这种情况老师要学会让学生摆脱依赖建立独立绘画的习惯。 三、色彩教学优化策略 1.明确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色彩搭配 心理学上曾经有个实验,把两个房间分别涂成红色和蓝色,然后找来实验者,让她们进入房间,同时去掉一切能够计算时间的设备(钟表、手机等),告诉他们自己感觉呆够了一个小时后就出来。结果进入红色房间的实验者,绝大多数人呆了40—50分钟就走了出来;而在蓝色房间的实验者,一般都会在70—80分钟左右走出来,两组实验者对于时间的感觉误差居然有将近半个小时。蓝色,则会产生另一种效果,就是会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深海潜水的爱好者常常有这种感觉,自己携带的氧气瓶可以支撑40分钟左右的水下活动,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在水下实际上只呆了20分钟左右,这就是蓝色海水对人产生的误导。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不容易产生烦躁感,我们应该尽量使用蓝色等冷色调的色彩来进行整体设计。蓝色会让人觉得时间流逝得很快,学生也更容易在不自觉中更加快速地思考问题,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显得更加充实,学生们的学习和讨论也会变得更加有效率。当然,我们在课件上呈现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时,可以用红色加以标注。因为红色具有吸引人注意的作用。不过,切忌红色内容过多、面积过大,因为这样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难以对知识的重要性进行判断,从而不容易关注到关键知识。 2.不要忽视色彩给知识带来的“重量感” 装修的时候,设计师往往会建议你在天花板上使用较为明快的颜色,然后从墙面到床再到地板使用逐渐加深的颜色,这会营造出一种稳定和安全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呈现的时候,也不妨利用这种心理规律。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我们要采取较为明快、鲜艳、活泼的色彩,减轻它们的心里重量,让学生感觉似乎不太困难的感觉。另外,在进行知识体系归纳时,不妨对于重要知识点采用较重色彩来进行呈现,增加心理重量,让学生觉察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3.与同学们利用色彩交谈 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在平时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其实,对学生的观察,我们也可以来请求颜色的帮助。学生是充满想象力的,他们并不经常如实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象。例如青山碧海,在他的笔下就可能是红山绿海。但是,如果它们把太阳画成了灰色,把人的脸画成了紫色或者黑色,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这个学生的心理,可能产生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会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到太阳的颜色和人的肤色上,他们对于颜色的使用是可以表现出很多内容的。例如学生们一般喜欢橙色、红色、黄色等暖色,但在严格的家教下,一些长期受到压抑的学生就会偏重于使用冷色调的颜色。当然,过度使用红色、橙色也不一定是好事。缺乏关爱、对外界充满敌意的学生往往会偏重使用红色;与人缺乏沟通的学生则偏重使用黄色。 其实在班级布置上,色彩的使用也非常讲究。有些教师为了漂亮,使用了很多红色色彩来装饰教室,却不知道这容易过度引起学生们的情绪,争吵、打斗事件就会常常发生。蓝色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但是你都用蓝色装饰,又会引起人们寒冷的感觉。白色其实是不适合大面积在教室中使用的,因为长期看白色会给眼睛带来极大的负担,雪盲现象就是这样的结果…… 四、总结 艺术教育的本质,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和技术,我们不要把艺术学习,当成技能的学习,而是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色彩教学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可以为学生做的更多,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这才是艺术教育和学习的意义。 〖HTK〗参考文献: [1]王君.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245. [2]陈慧慧.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6):126-127.〖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