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班级凝聚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林秀梅
[导读]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更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增加班级凝聚力展开了探究,皆为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发挥激励机制的效用。
广东省平远县第一小学514600 摘要: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更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增加班级凝聚力展开了探究,皆为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发挥激励机制的效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凝聚力 〖HJ1mm〗〖FL(〗前言: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是所学小学班主任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如何应用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加学生学习能动性和抵抗学习困难的能力,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的作用 (一)建立责任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龄特点所致,他们很少对周围事物存有责任意识,平时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借助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学生建立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所处事物中扮演的角色的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应担起的责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附有责任感,学习自我约束[1]。 例如,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在放学排队时总会忍不住打闹。此时,教师可以让顽皮的学生轮流担任放学排队的组织者,让他们根据排队规则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为其建立责任意识,从而在组织学生排队过程中,养成自我约束的好喜欢。 (二)树立学习榜样,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树立学习榜样不仅是教学中的有效办法,在班级管理中同样也有效。进行班级管理时,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尤其在选择个人目标时,可以为其寻找一个模范榜样,这样才能让学生目标明确,进行模仿学习。 例如,一些学生不爱惜护班级卫生,此时教师可以组织爱护班级卫生评选活动,选出班级最讲卫生的学生,作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可以在榜样学生的带领和影响下,促进其他学生自我完善,从而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策略 (一)建立目标激励机制 班级管理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但最终目的还是围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增强班级凝聚力。

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以学生学习为第一要素,为学生建立目标激励机制,让学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在学习方面增强班级凝聚力[2]。 例如,教师可以为优等生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激励优等生持续不懈的努力学习;为中等生和学困生建立短期学习目标,可以是一个阶段、一次考试、一次作业,让学生在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在完成目标后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让优等生看到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努力和进步,从而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可以促进学困生更加努力学习,约束自己学习中的一些坏习惯,让学困生认识到整体平均成绩,是班级荣誉的一种表现,从而增强班级学生学习的凝聚力。 (二)建立榜样激励机制 为学生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以榜样学生为荣,对其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模仿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榜样激励机制之前,小学班主任应对正面榜样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从自觉的进行观察和效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有一名学生在学习上虚心向其他学生请教,学习表现有一定进步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不仅要表扬这名学生能够虚心向其他学生请教,也要对给予指导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将这些学生作为班级学生的榜样,激励更多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带动班级学习风气,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升学习成绩,并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模仿榜样学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学习不足,从而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和课堂学习效率。 (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小学生都有不服输的心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建立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为了形成讲文明、有礼貌班风,对见到教师主动问好、帮助教师拿作业本的良好行为,教师可以在班级进行点名表扬。这样简单的行为,会让不服输的小学生争先恐后去做,从而让更多学生见到教师都能主动问好,相互学习、相互对比,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而让班级学生更加具有凝聚力。 总结: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明确激励机制的作用,并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目标激励机制、榜样激励机制、竞争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KH10〗〖HTK〗参考文献: [1]王伟,肖婉莹.略论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构建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2019(07):135-136. [2]崔焕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37-38.〖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