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邓蓓
[导读]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采用新技术、新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让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应用,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三幼儿园330000 摘要: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采用新技术、新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让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应用,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运用 〖HJ0.7mm〗〖FL(〗引言 信息技术以其灵活生动、形象多变、新奇鲜艳、效果逼真等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特点被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使用,从而给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地位、教学方式方法带来越来越深刻广泛的影响。借助多媒体设备及网络的优势,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更大兴趣,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索能力。同时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下面笔者谈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在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引领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小朋友实际的理解能力,随时引入相关背景知识,使各个科学领域融会贯通,实现直观又自然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丰富了上课的内容,还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使教师活动安排更加完善,同时可以增加幼儿园教学的时代性、综合性。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化虚为实,更能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能更加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由于很多教师的思维和想象力还不够丰富,信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可以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去看多媒体影像,然后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这些形式引出问题,让小朋友积极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的目的,使小朋友仿佛置身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方便的特点,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幼儿的年龄层次较低,而且相互之间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与天性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面向幼儿传授知识时,尤其在培养其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问题,降低教学难度,让幼儿园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吸收。比如在向幼儿讲解动物具有再生能力这一常识时,很多幼儿都不能理解“再生”的概念,更不知晓“再生功能”来自于什么原理。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几幅具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图片,例如壁虎、蚯蚓、章鱼还有蜥蜴等等,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向小朋友们提问:“大家想不想知识这些动物都有哪些再生功能啊?”小朋友们都大声回答“想”。于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记录动物再生过程的FLASH动画,例如壁虎和蜥蜴的尾巴即使断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再长出一段新的尾巴。这样一来,幼儿不但认真观看了动画视频,仔细倾听了教师的语言讲解,还在大脑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甚至主动要求教师再多讲一些与再生功能相关的新知识。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仅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突破,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在幼儿教育中推广与应用。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方法教授知识的制约,丰富幼儿的知识 科学活动大多数内容比较抽象,幼儿对这些生涩的内容不愿意去看去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授的制约,如对于环境污染这一内容,用语言的讲述幼儿难以理解,教师表达也相对困难,但是当我们将生活中的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幼儿时,幼儿会很快形成感性认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印象使其身临其境,深刻体会了污染给人类及动植物带来的影响。由此,幼儿萌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片等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教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感,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喜好等因素选取适合的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其制作成一个画面生动、动静结合、影音兼具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给幼儿播放。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比如在指导幼儿园学画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给幼儿播放一段动物表演的视频,让小朋友们看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关注度,之后针对某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动物表演中的角色小熊为例,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幅小熊的图片或者动画视频,配合语言讲解让幼儿掌握绘画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可以促进幼儿听课注意力的专注力的提升,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运用信息技术信息共享,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幼儿园的教材还比较少,更新缓慢,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当前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也推动了很多教学软件的发展。网上的教育平台实现了各个学校、各个班级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利用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开展课堂延伸,扩展了小朋友的课外知识,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当中,同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此,全体幼儿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论,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主动学习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互联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幼儿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促进教师质量与幼儿成长速度的整体提升,为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提供强大的支持与保障。 〖HTK〗参考文献: [1]赵万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教育革新,2020(07):53. [2]杨雪晴,何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4-155. [3]王建.幼儿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22.〖FL)〗〖HJ〗〖HT〗 〖JP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