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文静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文静红
[导读] 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幼儿教学,其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绘本阅读与幼儿教学的融合可有效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加强阅读、教学及幼儿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绘本阅读的应用价值。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大坪中心幼儿园564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幼儿教学,其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绘本阅读与幼儿教学的融合可有效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加强阅读、教学及幼儿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绘本阅读的应用价值。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HJ0.9mm〗〖FL(〗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幼儿接触并阅读优秀的儿童绘本,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性与优美性、图画的精美性与创意性,并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的体验与理解”。基于此种理念的倡导,绘本阅读教学模式在幼儿园逐渐兴起。但由于相关研究领域理论的不完善,导致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解决幼教工作者的教学困惑、指导教学实践。 一、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是根据幼儿新知识的获得和阅读能力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此次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但是这种评价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评价时,不能固守传统的评价记录方式,片面化地评价幼儿,应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更多关注到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学习品质的培养,以对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标准进行多元化评价。 (二)绘本阅读教学过于模式化 在绘本教育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模式化倾向。很多教师在运用绘本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关注到绘本的内容讲述,很少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局限性较大。除此之外,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仅仅关注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忽视了幼儿的发展与成长。 (三)问题策略运用不当,幼儿主体性低 经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问题策略的运用和时间分配下师幼活动主体性的呈现比例还有相当大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就问题策略而言,多数教师为增加教学互动、迎合教学目标进行提问,而并非依据幼儿的实际需求来提问,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思维拓展和能力的提高。 (三)绘本阅读教学应用目标不明确 分析教学现状可知,绘本阅读在幼儿教学课堂上应该达到的目标并不明确,部分教师将其视为课堂的调味剂,用以提升课堂趣味性,这是绘本阅读教学目的之一,但并非全部。目前,教师缺乏对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的研究,增加了绘本阅读的教学难度,也促使幼儿对绘本阅读教学产生了认知偏差。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应用对策 (一)优秀绘本的选择 优秀绘本的选择是绘本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之一,在选择绘本时要关注绘本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关;画面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内容能是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是非常符合小班幼儿认知特点的绘本。首先,从整个画面而言,以简单鲜艳的画面描述了毛毛虫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幼儿对毛毛虫有基本的认知;其次从内容而言,主要讲述的是一只毛毛虫从出生到化蝶的一生,但其中也蕴含了从星期一到星期天的时间顺序,有利于引导幼儿认知一周的时间;最后,毛毛虫每天吃一个东西,可以引导幼儿对数量的认知;这一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继续不断的想象与创编,在绘本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还可以吃什么? (二)引导家长进行绘本阅读,加强家校合作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生活常识教学时,教师可让家长根据教学绘本陪同幼儿完成相关操作,如洗手、穿衣、刷牙等。此外,在进行思想类教育时,教师也可让家长给幼儿讲述相关故事。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肩负起教育的责任,幼儿身处整个社会中,社会、家庭、学校对其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用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家校合作,最大限度地扩大幼儿的受教育范围。 (三)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 组织绘本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对绘本进行深入理解与挖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绘本作品经历了“认识—理解—创新”的历程。认识是对绘本作品风格,内容的初步了解;理解是对作品主题的内化;创新是对绘本作品内化后的自我建构。这里历程的有效达成是绘本教学组织效果的一种体现。 (四)合理应用儿歌,增添绘本阅读趣味性 歌曲可有效地调动幼儿的情绪,也可增添绘本阅读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播放《洗手歌》,并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摆动,同时引导幼儿在脑海中模拟洗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编儿歌,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相对于文字,图画与音乐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但绘本阅读中,文字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教师可让幼儿以文字内容为素材编写歌曲,教师也可参与创作过程,从而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创建绘本小组,如幼儿情感绘本小组、科普绘本小组、益智绘本小组,不同小组阅读的绘本内容不一样,通过分类阅读可增强绘本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幼儿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帮助幼儿教师加深对绘本阅读教学及其策略的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绘本教育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只有丰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领域的研究,才能充分利用绘本教学这一载体,将其教育价值最大化,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乃至幼儿园的特色化发展。 〖HTK〗参考文献: [1]杨周琴.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80. [2]陈洁.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为例[J].电脑迷,2018(07):154. [3]贺英.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6(34):218-219.〖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