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李丹丹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冯悦达指导教师:李丹丹
[导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并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正确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要求,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展开了探究,期望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拜泉县兴华乡中心学校 拜泉县国富镇中心学校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并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正确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要求,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展开了探究,期望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HJ1mm〗〖FL(〗语文不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更是人们积累知识、开阔视野、训练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部多次强调回归母语特色,愈发凸显了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语有云:“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阅读优秀的文献著作对于思想境界的提高甚至人格的完善都大有裨益,还可以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底蕴。 小学阶段形成的良好语文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除了应学习到的知识,还可以在阅读中认识各种观念,了解生活百态,营造出丰富的思维世界,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可以形成初步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除了带领学生高效展开课内语文阅读活动外,还应积极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由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发掘语文阅读兴趣的初始阶段和重要阶段,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一、鼓励为主+因材施教 随着国家对于小学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教育部更新了课程标准并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育需要尽快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基于教学新要求,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展开教学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者、课堂学习的引导者,需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加以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语文阅读还处于兴趣培养阶段,及时的引导与充分的鼓励对于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学生对于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度非常高,教师要善于利用此特点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使其主动投入到语文阅读活动中,组织各类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明确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逐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还需要对所有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针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等情况制定分层或差异化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二、正确引导阅读+注重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爱好的个体间,阅读兴趣必然会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时一定要认真选择,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适合的书籍可能会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甚至感到晦涩难懂,盲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应利用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用对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适合的阅读方法可以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其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相反,不适合的阅读方法则会造成阅读的无效与混乱。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融入阅读,而非用固有模式对阅读活动进行约束,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熏陶,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或感情。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独特的感受与看法,帮助其积累阅读经验。针对当代小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浓厚兴趣,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片或视频,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内容、拓展思维,还可以使其感受到阅读世界的生动有趣,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课堂互动+创造阅读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时间是阅读活动高效开展的黄金时间,教师应积极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而融入情景并体会文中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开展阅读交流讨论会,提供给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平台,交流的过程既是分享者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所有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开展各类阅读比赛,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阅读环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校方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要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合理制定计划并切实执行,让阅读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校方应积极为学生开设图书阅览室,整理合适的书目供学生课外阅读,积极开办阅读活动鼓励学生拓展涉猎面。课外阅读时间是培养阅读兴趣的主要阶段,家长应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身作则,让语文阅读融入生活。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文学习乃至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逐步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为小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做出正确引导,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阅读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紧抓此阶段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水平,让小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 〖HTK〗参考文献: [1]王迎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甘肃教育,2020(08):134. [2]张兵.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743-744. [3]李治嘉.浅谈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20(05):41. [4]柳文霞.插上阅读的翅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17-18.〖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