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何小勇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何小勇
[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因其本身具有科学、实用的特性,所以得到了较多应用,然而,在施工阶段内常常在应用中显露出一些问题,致使土木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义乌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22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因其本身具有科学、实用的特性,所以得到了较多应用,然而,在施工阶段内常常在应用中显露出一些问题,致使土木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在土木工程整个建设阶段内,专业人士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其一直处在探索的道路上,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发现其最为显著是裂缝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具体应用状况。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应用
        现阶段,为了提升土木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专业人员需针对实际状况,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所产出的难题,深入探寻,继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促使我国土木工程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绝非是一种单一观念,而是可与混凝土特性有机融合的一类系统。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存有体积大、用量大、结构稳等方面的特性。除此之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内,对技术的标准、要求也是存有差异的。在开展浇筑作业时,依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特点,对浇筑作业给予了一次性完成,中途不应长时间逗留的要求,一定程度对大体积混凝土配置材料成效起到了高效提升的作用。在开展养护作业过程中,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层面的制约,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宜对养护时间做出调整,并拟定出清楚、明晰的养护方案[1]。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一)抗裂性层面的具体应用
        工程专业人士需对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情况给予相应的重视,提升对其本身的关注度。由于混凝土原材料所涉及到的配比情况会将影响直接作用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层面中,所以在落实这一工作时,需最大程度的防止随意性情况的出现,严格按照配比所包罗的技术准则,进行适宜配比。在实际施工阶段内,技术人员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具体配比状况进一步确定,防止在材料后期发生高析状态。还要给予工程内的配筋给予更高的重视,由于更好的应用配筋可对预防混凝土发生开裂有一定显像优势,在混凝土中融入一些直径本身偏小的配筋就混凝土开裂同样具有显著预防成效。在配筋加入过程中,对位置同样具有一定要求。通常来说,配筋需设置在建筑中心的具体位置中,这样就混凝土中一部分相对薄弱的部位所蕴藏的承载力而言,可起到适宜促进作用。应用添加剂同样可促使混凝土整体质量得以强化,也是防止开裂出现的一类较为重要的方式。适宜对添加剂进行应用,可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高效控制,防止其遭到来自热胀冷缩等方面的作用,致使其开裂[2]。
        (二)掌控温度应力层面的应用
        首先需给予浇筑温度的把控、调整情况更多关注。外部温度很有可能会致使混凝土中涉及的浇筑温度出现变换,并且若浇筑温度发生大幅度提升,则会致使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应力发生下降情况,根据这一状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往往不会选择温度很高的夏季开展作业。若一旦发生特殊状况,必须在夏季进行施工作业,则需对材料温度掌控好,开展相对的降温作业,继而保障浇筑的温度得以稳定。还需关注到水泥的具体用量,在工程施工中常常存有的一项显著问题就是水泥自身的水化状况,为了促使这一状况得以高效掌控,需防止水泥出现用量过高的问题。另外,为保障水泥稳定、平衡性不受任何不良影响作用,还可融入一些其余材料。
        在工作整个流程作业中,降温环节显得较为重要,要求工程管理人员,需提升管控力度,就一些特殊状况,如在预埋水管时,应用混凝土过程中,可选择一定强制手段,比如将适量冷水融入水管中,这类方式在混凝土内构温度降低层面中,有显著成效。一般状态下,若水泥用量有所降低,则需提升添加含量,促使内外部处在平衡状态中。需不断将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承载力强度提升上来,在这一方面可制定相较明确的规章机制,继而对其进行控制。在施工阶段内,还可适宜融入一些减水剂或适宜比例的混合材料,这两类材料可起到取代水泥的作用。另外,搅拌技术的具体掌控状况,也需获得应有关注,从而在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热能得以散发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展现出科学搅拌的显著优势。目前,在国内水泥市场中应声而出了一类全新性形态的材料,这类材料本身蕴含着低热性能,其中最具代表意味的是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对具有低热特性的水泥适宜应用同样可在施工阶段内对混凝土温度实现有效把控[3]。
 
        (三)掌控约束力层面的应用
        要求技术员强化对外界约束力的管理作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设法降低来自地基方面作用到滑动层影响,采用适宜技术措施,缩减大体积混凝土中来自地基的约束力,使得实际操作、技术措施达到有机统一。一般来说,温度受力是致使内部出现约束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需对温度实现强度把控,促使内部约束力在最大程度上缩减到一个适宜范畴内[4]。
        (1)对外部约束力的高效掌控
        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阶段内,为了降低地基作用于滑动层中的相应约束力,应用方式较多,但相对常见模式为设置滑动层。进一步来说,为了减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来自地基的约束力,可选择沥青、铺设砂垫层措施,这类措施应用可促使大体积混泥土自身稳定属性得以提升,还可避免水泥开裂情况出现。
        (2)对内部约束力的高效控制
        一般来说,温度应力是引发内部出现约束力的重要因素,侧面说明若想对内部约束力实现高效控制,则需将注意力放到温度应力中。在实际施工作业时,为了促使温度应力得以高效降低,应用方式较多,其中包含蓄水法、暖棚法等。这类方式不仅可在实际应用阶段内促使温度应力降低,还可在相应时间范畴中达到保温功效,就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部平衡温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结语:
        为了保障土木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需严格依照施工要求、方案、标准进行作业,并依据实际状况采取适宜调整。因混凝土质量会直接与工程整体质量相挂钩,所以若在施工阶段内发生裂缝等问题,需对其开展妥善、及时处理,促使土木工程建筑本身的安全、稳定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振华.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7).
        [2]卢捷.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000(032):147.
        [3]方思儒.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
        [4]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
        [5]陈立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地产,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