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图书馆 671400
摘要:21世纪,中国已全面迈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其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最大限度的推动了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我国各个行业都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以往行业发展中就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对互联网+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创新。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当做研究对象,旨在为更多的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
前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以往的产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成功进行转型升级,公共图书馆在日益发展状态下逐渐追求发展机会,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可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质量,为读者带来更优质的阅读服务。基于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公共图书馆图书材料管理工作当做研究对象,可充分呈现出研究价值,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支持与保障。
1“互联网+”和图书馆简述
图书馆属于面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场所,其能够接纳各个方面的对象。其中包含大量的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图书馆创建的目标主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图书阅读服务,为人们加强自身精神世界提供帮助,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互联网+”的应时而生,快速融进各个行业,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新兴技术,此技术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图书馆的改革创新提供帮助,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服务水平。鉴于此,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且至关重要。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推动公共图书馆工作出现改变,有效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革新。深入的分析表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呈现的应用优势一般呈现在下列几方面:其一,可有效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传统的图书资料可以转化成电子文档向外传播,让读者足不出户,在手机或电脑等媒体端就能享受阅读,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受惠,使得图书资料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对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其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因为以前的图书资料多数为纸质资料,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很容易导致信息出现遗漏的问题,严重影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通过有效管理为读者带来高质量服务,直接影响着读者对综合服务的认可感,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互联网+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建立,可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图书资料的归档、存储、查询应用功能等将变得异常便捷,亦可对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有效控制,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实现高效率和最佳效果。其三,丰富服务形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大数据信息整合的有效利用,公共图书馆在增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可全面且系统的掌握读者信息和读者的需求,才能结合读者需求实现管理服务的革新,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服务形式,为给读者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提供保障,提高图书资料对读者的吸引力,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有效提升。
3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革新措施
3.1增强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公共图书馆内的文献材料通常为纸质书籍,数量有限,并且书籍很容易在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损问题。另一方面,受馆藏图书数量的限制,一些读者将无法找到想要阅读的图书,与此同时,图书搬运、借阅过程、整理过程也很可能导致图书发生破损和缺页等问题,不但导致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还为图书馆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鉴于此,应该采用切之可行的措施提升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整体水平。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成功增强管理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利用能够处理图书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才能为图书资料实现全面共享提供推动力。
3.2重视“互联网+”时代管理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就像是非常庞大的计算机系统,为实现高效率运转,势必要让软硬件实现互相协作。智能化设备与数据库的创建就像是图书馆中不可缺少的硬件,而具备互联网专业素养的人才就是图书馆良好管理的基本保障。互联网现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面方面,现代社会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鉴于此,图书馆应该重视互联网+时代管理人员的培养,并建立长时间的培养方案,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并创建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的管理队伍,才能在管理队伍的带领下让图书馆实现良性发展。
3.3提高文献检索的的途径
在以往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文献的检索途径较为单一,通常在图书馆的数据库中通过搜索引擎实现文献的搜索,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增加文献检索的途径,并创建统一的知识检索平台,才能在读者有搜索文献需求时,就能够在相应的检索中寻找到自身需要的信息,并不需要自己在重新的筛选,有效节省读者的时间,有助于为读者提供便利。因为不同设备的阅读方式不同,势必要及时针对文字格式实施加工,才能为读者有效的检阅提供便利条件。
3.4加强创新图书管理的业务流程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图书管理的流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潜移默化的改善着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观念,图书资料不需要在全部收藏,而是针对读者的借阅使用需求完全的开放,鉴于此,在此背景下,图书馆能够节约更多的资源,将读者视为服务主体,图书馆势必要使用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对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革新,全面运用信息技术,坚持将为读者服务当做核心,优化图书馆的内部结构,让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得以全面发挥。
3.5增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图书资源的安全性
管理者应该对图书管理开放的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具体的工作中,采用切之可行的措施增强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避免黑客与病毒影响系统的使用。不仅如此,管理者还应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问题势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安全性。
结束语:
概而言之,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各个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转型也包含其中。为了避免在发展转型中不错失机遇,在社会中立足,就要利用积极的姿态融进互联网时代,使图书馆各项工作融入互联网技术中。图书馆属于城市的文化呈现,是时代发展潮流中必不可少的动力保障。鉴于此,为了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势必要增强互联网的发展力度,有效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创新的战略思想实现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顺利转型。与此同时,充分结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不断改善服务效能,尽可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读者的阅读感受,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图书馆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依然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常洪艳.新时期图书资料的管理办法创新研究[J].才智,2020(14):236.
[2]王丽慧.关于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才智,2020(18):247.
[3]张晓鑫.谈电子化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J].才智,2018(36):222.
[4]付莹.现阶段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现状分析[J].文化产业,2018,11(06):40-41.
[5]胡丽华.图书资料管理在文物工作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6,7(13):146-147.
[6]姚琳.浅析图书资料精细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8(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