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代下小学科学“趣味教学”的实施路径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彭周芝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趣味教学法已经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取到了具体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趣味教学法已经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取到了具体的应用。趣味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能够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才能够帮助教师迅速的完成学生科学素质培养这个教学目标。下文主要就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种呈现方式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可以有所帮助
关键词:趣味教学;实施路径;小学科学;学习兴趣
一、通过风趣灵动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思维洛夫曾针对教师教学中趣味性体现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体现充足的幽默感,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他就像一尊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雕塑一样,对于课堂良好氛围的建立起到了阻碍作用,更不要说能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了。教师需要通过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亲和力以及教学感染力,而且还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可以在增强学生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好的开阔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无限的潜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生涩、难以体会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表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为容易、更为清晰、更为具体的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臂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关于电磁铁相关的知识时,首先需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当教师在对电磁铁性质特征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时,为了让教师可以对那些复杂、抽象的语句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则可以将那些涉及到电磁铁特性概念的知识点进行转化,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东西非常有趣,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这个东西可有可无、可南可北、可大可小并且还可口可乐呢。”当说到“可口可乐”时,教师可以拿出一瓶放到手上告诉学生今天谁表现好就奖励给谁。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活跃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牢记于心,进而帮助教师顺利的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中,相关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仅仅体现学生知识的学习还是不够的,更为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可以围绕相关知识引发自身思考,然后通过自身不断地探索来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表达、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有效交流,进而在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体现思维的激烈碰撞。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来充当这个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需要在一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引导和观察学生的情感流露以及实际表现,进而可以更为凸显出学生的学习地位,从原来教师的“一言堂”逐渐转化到学生为主体的“多言堂”。

此外,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是天性活泼、善于表现的特性,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抓住学生这一特征进行教育教学,教师针对于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那些“接话茬”的现象,需要耐心的引导,需要鼓励学生去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只要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并且是通过自身思考的语言表达都需要被教师所重视,这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的重要阶段。
三、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科学道理,可以说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的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以此为基础去不断调动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能根据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从身边的实际生活去体会和感悟其中科学道理,进而让他们更加了解科学,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实际联系。
        臂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课时,首先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生活非常常见的“教具”:白萝卜、鹅卵石、塑料泡沫。橡皮擦、回形针、螺丝钉等,教师在相关用具的选择上面就要结合生活,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可以更加顺畅。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对那些用具进行具体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建立一个实验表格,使其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去探究这些物体大小、轻重与实际沉浮的关系。
四、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之前说这样一句话:“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因此,即使小学科学是一门相对严谨的课程,但是如果将游戏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必然也会体现出非常的诱人的效果,如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肯定会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臂如,教师在针对学生生活中食用植物的具体部分进行讲解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并将植物和食物两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体会,教师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游戏来进行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课堂模拟成一个菜市场,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准备一些植物到这个“菜市场”中,然后分别去扮演买菜人和卖菜人的角色,通过买卖的过程去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吃那些植物的哪些部分,在这期间,老师则需要在一旁仔细指导,让学生通过这种游戏的导入,对本节课程的相关内容建立更加浓郁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体验中,逐步加深植物与食物两者联系的认识,为后面学生体会人类与植物具体联系的课程内容学习做出良好铺垫。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不仅需要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增添生动有趣体验过程,而且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还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普通且又极具创新元素的教具在教师生动诙谐的语言下去进行完美的体现。通过“趣味教学”的有效融入,可以将原有的枯燥课堂变的更加灵动,进而为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做出巨大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海兵,刘小燕.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8(23):62-63.
[2]王鹏儒.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