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不能只注重于将课本上的表面知识教给学生,应该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习惯,教师要先抓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处于真实地学习情境中,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有句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有效地学习活动,都是由兴趣开始并且自始至终贯穿在其中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为了激发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活动。比如在学习Colour这一单词的同时,教师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兴趣。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说出一些词组如:a yellow banana,two green watermelons,a blue pencil等,学生听到这些词组立马拿出彩色铅笔将其画出。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学生将听到的词组的英汉意思写出来有趣的多,因为这一过程正好是学生直接用学到的英语进行思维并作出判断的过程。
为了能快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将英语与数学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运转。比如可以利用英语句型使学生进行口算比赛。教师提问学生:“what is three plus six?”其中一名学生回答到:“It is nine”。教师也可以采用课本上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游戏规则:学生依次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数数,凡是遇到四的倍数都要说pass“one,two,three,pass,five,six,seven,pass......”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快速反应,还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自从小学增添了英语课程以来,不同地区的学校所学习的英语教材都是不同的,虽然小学英语教材在一直在更新,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都没有改变,比如英语语句、知识点等。在近几年中教材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其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教材的不断变化的最大优点是在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同的图片以及趣味小故事。改编者非常重视通过真实的情境的设置来进行教材改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重点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How Much Is It”这节内容时,其中所涉及到水果名称以及价钱询问的语句。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水果的图片,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教师找两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当水果店老板,另一个当买水果者。买水果者问:“How much is the apple?”水果店老板回答:“Apple five yuan”买水果者又问:“How much is the banana?”水果店老板回答:“Banana three yuan”。
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1]。
三、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指的就是思维不仅限于一个方向而是朝着更多方向发展,基于某一核心而向外辐射扩散,进而引出更多新的信息,主动地从不同角度上去提出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由此可见发散思维能力属于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来看,激发学生想象是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同样也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渠道。在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和现实生活相符的对话片段,教师可以结合其中的语言材料去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对其发散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2]。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例如“A fox and a goat”,教师可以根据故事中山羊救狐狸时发生的故事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If you were a goat,would you choose to save the fox?”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打开自己的思维去想象,使学生相互之间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答案。同时,在故事讲解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Make up story by yourself”,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果在培养人才方面将其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创造性成果难以呈现,然而创新精神是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前人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产生新的想法的思维活动。教师要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计划性目标性,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思维还有一定的限制,但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比较强烈,想象能力也比较强大,然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良好表现。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在解决、分析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能打破正常的做法,使学生能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想法。通常学生在学习了英语后,见到外国人的打招呼方式几乎都是这几句“How are you?”“Hello”“Hi”“Nice to meet you”等,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创新,可以通过一些外国电影,来学习新的打招呼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只要不断多鼓励学生,学生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比较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为了能使小学生能够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可以通过英语教学,来锻炼学生思维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从而能更好的将学生们的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琴.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8):111-112.
[2]孟晶晶.浅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