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猜测,用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引言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公式的理论,同时还需要全面的加强对个体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课堂表现情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点评和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举一反三的方法,更可以使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小学数学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需要具有牢固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每当遇到数学问题,都无从下手,不知道具体该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能正确的分析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总是与教材联系在一起,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不感兴趣。要想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获取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以及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到生活中。
(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三门主要科目之一,一般从小学低段到高段不会换教师,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对每个阶段的学生教学方法“从一而终”,不懂变通,忽视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通过问题导入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进行数学教学前,教师必须要从学生角度入手来对实际的数学教材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利用生活教学元素和多样化网络教学素材,全面丰富教师给学生的知识拓展面,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然后,在根据教材内容来提出一系列的思考探究问题,以解决策略为线索,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入手来进行思考。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提出学习或者预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助通过师生交流、课堂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教授学生利用正确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知识的动力,更可以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解题能力。
比如,在课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当中,教师可以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数的组成和整数计算的规律,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呈现问题场景:“周末的时候,琪琪和妈妈到商场购物。商场当中的运动鞋售价35.95元,七巧板售价9.73元、书包售价50.33元、小熊玩偶售价60.27元。买上述物品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若妈妈给售货员150元,是否够付款?”,可以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事例进行分析,以此来结合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参考自己的数学学习经验列出算式并尝试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依据,围绕问题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整数加减法的规律入手来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讲解。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生活情境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教师如果能抓住焦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交流算法,优化学习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并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够了解各种题型的特点,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喜欢学习数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揣摩如何对数学信息进行筛选、如何提出问题,并将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数学信息进行探究,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让学生结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以前学过的数学问题,这时教师不要马上否定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以用板书的形式突出重点,选择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传递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一位学生针对“四万万同胞”中的“四万万”提出质疑,对此,教师不但不怪他,反而表扬他积极提问。随后指出“四万万”就是“四亿”,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为什么用四万万而不用四亿。这样,不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增强了提问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诉,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明确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学的要求,并且,要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整合。要以学生为主来进行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优化设计。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问题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并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的方式来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策略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美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9(27):72.
[2]赵秀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07):22-23+50.
[3]张杰.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才智,201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