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李莉和
[导读] 学校课堂是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
        摘要:学校课堂是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注重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者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起来。本文基于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展开论述。
关键词: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数学要求的抽象思维还不相称,想要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过分主导课堂,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并且课堂内容枯燥,小学生很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深刻内涵
        所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诸方面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发展,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教学效果。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是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恰当而有效的配合共同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和认知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还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未得到有效激发,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三、认可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会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改变教学方式,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主动转变身份,从知识灌输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讨,这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只用较少的时间讲授主要内容,而其他时间由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可以在思维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单独思考部分问题较为困难。而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讨论,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并且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可以了解到多种不同思考方式,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合作讨论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在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关键点,让学生了解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提升课堂质量。


四、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联系实际生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无疑是一门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比较的枯燥,如果教师不能够营造出一种有趣的氛围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无疑会导致一节课程枯燥乏味,也会让小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能够讲好一节生动有趣又讨小学生喜欢的课程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式中,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能够将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我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商店购物的情景,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不同价格的物品以及不同的零钱,然后在课堂中组成若干个1-1的小组进行买卖的练习,一部分小组是卖方,另一部分是买方,分别给他们固定的钱,引导小学生自己进货、定价然后销售,最后看看自己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活动的自由,自然会十分感兴趣。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也可以很清楚很深刻地认识不同的人民币的价值。
五、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教学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在智慧课堂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接受更加智慧的数学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要有效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就需要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智慧型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添砖加瓦”。在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合理化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因为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局限于个体,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二是灵活应对信息技术故障。网络学习不比书本知识可以随时翻阅,会受网络因素的制约,如出现网页打开缓慢或打不开等现象。对此,教师在课前要对网络、设备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应对之策,以免遇到突发情况时不知所措。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都应该推陈出新,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易道荣.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次“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96-100.
[2]顾召花,董玉艳.刍议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34.
[3]黄现峰.用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4(12):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