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学高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实践有效性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学教学实践有效性,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场景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同时注重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1、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意义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阶段重要的课程,通过其与学生日常实践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些对于未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夯实作用,也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其教学质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2.1运用情景体验式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习题演算,也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相关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理念上不能一味地沿袭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可以引入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创设特定情景来进行教学;其目的最主要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培养其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在进行情景体验式教学时候,要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选取合适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保障小学数学课堂该有的质量,切不可因为采取了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课堂纪律混乱等结果。
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课堂上为例,老师可以进行超市购物场景模拟,让部分学生扮演逛超市的客人,一部分学生扮演商场的销售员,模拟结账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在场景中由顾客给出100元人民币,让销售员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这不仅有利于其加深对元、角等金钱单位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算能力,而且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2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实践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络平台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在小学教学中也不例外。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界定了其对网络平台充满了好奇心,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多利用现代的互联网媒介教学,与其他学科老师多沟通交流,将各学科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的新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数学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开始前的备课工作,把课堂内容与学生所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等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一年级小朋友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生动的奥特曼形象的增加与减少,代替生冷的数字,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播放相关学习内容的卡通动画,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此外,在课下作业布置上,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状态。反过来,从教师的角度,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自己的想法得到更好的表达,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互联网技术写的学习方式,通过与实践得得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帮助。
        2.3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
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要注重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思路的讲解,以及对教解决方法的阐述,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具备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而不应该是学生提出什么问题,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某一问题,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通过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内容为例,在课程讲解之前,老师可以先复习一些关于上、下、前、后的知识,如你座位的前方是谁?后方是谁?左侧是谁?右侧是谁?我们的教室楼下是几年级?我们的左侧是几年级几班?右侧是几年级几班?然后针对本节课东、南、西、北的内容提出问题,如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你的家在学校的东南西北哪一侧?我们学校的操场在我们教室的什么位置等?我们学校在整个城市的什么位置?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引导式问题,让学生对方位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方位的应用和认知。
        3、结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由过去的填鸭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通过情景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注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有效传达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要运用引导式问题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真,李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129.
[2]崔建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33):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