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中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仅仅依靠教材中的课文,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读有所得,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积累,所以很多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将阅读活动拓展至课外的必要性。这一举措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会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如何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提供更多的帮助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立足于小学高年级,探究课内外阅读应该如何衔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策略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不断进步,相应的给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能适应社会发展,在发展中尤其要重视全面性。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基础的时期,此时各个学科的教育都凸显着极大的必要性。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是非常基础的部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关注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一、激发兴趣
无论何种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内驱力是让学生对此项技能产生兴趣,如此一来,学生才会有更强的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要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首先需要让学生对阅读这一活动感兴趣,这样课内阅读以及课外阅读才能得以顺利开展[1]。否则学生在课内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机械式地记忆,完全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课外阅读内容,学生也只是敷衍了事,只将其当作一项学习任务草草完成,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课内外阅读的推进都会受到阻碍,更不用说两者的衔接,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谈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时,最首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明确了这一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才会有序开展。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该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而不是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中,拟定了很多策略,而学生对阅读活动毫无兴趣,那这些策略也无法顺利实施。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明确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一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很难在长时间内一直保持集中,所以教师在讲解阅读文本时,一定要找准重点,再适时融入课外阅读材料。
例如在小学语文中涉及神话故事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这种形式相较于纯文字来说对学生的冲击会更大,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个故事,此时在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就会比较容易,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的这个关键阶段,就是引入课外阅读的最好时机,此时可以提出:同学们,我国还有很多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吧。这一环节从头到尾都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组织活动
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并不一定非要很生硬,可以将其融入具体的活动中。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读书的机器,而是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思考,成为“智慧人”,而不仅仅是“学习者”。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尤其对于语文这种语言类学科来说,更要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构建运用能力。对,此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课堂免于枯燥,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组织读书会,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与此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也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末尾,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就可以呼吁学生读名著、说名著,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再在读书会上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得。这样就将课内的阅读延伸至课外,又将课外阅读所得反馈到课内。
三、指导方法
虽然现在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生毕竟年龄小,他们在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弱,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在理解一些课外阅读文本时,可能会存在困难,若得不到指导,很可能会让他们丧失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就违背了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讲解阅读方法,如跳读、精读等,这样他们在课外阅读时就能灵活利用这些方法,让阅读效率更高[2]。课内教方法,课外实践、运用,课内外共同作用,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就涉及名著内容,要让学生拓展至课外阅读,去读名著,这就属于整本书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渗透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在拓展课外阅读时效果就会更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璐.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000(003):75.
[2]毛生芳. 刍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