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素质教育被广泛重视。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应该在学生德育培养的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学生德育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实际教学中寻找到德育点,将德育有效的渗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两不误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德育教育,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学生拥有完善的品德,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获得更加顺利、快速的发展。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渗透;策略;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要求各科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之所以教育越发重视德育教育,一方面在于社会的进步,对个人的道德品德十分看重,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品德行为,学生将来很难立足于当今社会。教师作为教导学生的领军人物,因此,必须要走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前沿,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现今频繁发生儿童自杀事件的警醒,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心理抗压能力太低,才会走上这种极端的道路。因此,数学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得学生具有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第二,数学学科将会陪伴学生学习生涯很长一段道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到数学学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对小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之后再想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就没有现在这么轻松。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错误看待事物的观念,以及难以改正的品德习惯还没有养成,教师平常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数学情境,在情境中渗透德育
数学情境就是教师有意识的将数学问题设计到某个固定的情境中,使得数学问题变成一个有故事、有情节的问题,这种方式把学生放入情境中,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将德育渗透进去,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牢记于心。例如在进行北师大三年级数学“加与减”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假设购物的场景,西西去超市购物,拿了三包袋装的棒棒糖,每一包有15颗棒棒糖,妈妈觉得西西拿的太多了,所以放回去了一包,请问一共有几个棒棒糖。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加减法。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教师再通过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我们去付款的时候,一定要排队哟!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懂得排队,不可以插队。让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懂得要讲文明。
再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扮演收银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消费者。假设一个玩具恐龙42元,一个奥特曼15元,一本动漫书20元等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商品,最后去收银员那边付款,收营员计算总的价格。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懂得节俭,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的东西可以不用进行购买,从而培养了学生节约的美好品德。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情境中,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时,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以身作则,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
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会在无意识当中学习到教师身上的行为。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教师身上学到不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行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让自己精神面貌看上去容光焕发,还要让自己的板书工整,评价学生时做到公正、科学,给学生授课时充满激情,课下与学生交谈时要注重言谈举止。这样随时随地在学生眼前呈现出好的状态,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的影响,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感情。这样悄无声息的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结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影响力,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其与时俱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德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品德提升,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而体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为今后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容娣.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的几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2]宋海兵.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16).
[3]罗晓辉.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