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深层次学习起着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小学数学课上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数学科目的学习旨在激发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习惯,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学生想要学好数学这门科目,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真正学懂数学概念和公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数学难题。
1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经验,对所提供的数学阅读材料利用数学思维进行解读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已知信息,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去提取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要素,以此来帮助自己找到解题思路和办法。学生只有先读懂数学阅读材料,理清材料间的逻辑思路,才能利用公式和原理进行解答。因此,较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数学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得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在语文、外语这类语言性的科目上面,可以从多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其次,通过一定量的数学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通过不断地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依旧沿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往往只为了解题而讲题,学生在听完讲解以后,不能在后续的练习中举一反三,导致在考试过程中因为对于题目理解不到位而失分。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数学阅读材料时,往往会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进而丧失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2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小学生数学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上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现状。
2.1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对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缺乏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达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讲解数学公式定理之后,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的过程培养对数学的敏感度。
2.2做好教学规划,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2.1课前精选阅读素材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如果不能提供适应小学生学习规律的数学阅读教材,将会大大挫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冗长的阅读材料,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和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在数学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多花心思。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也要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选择数学阅读素材的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内容。就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题目类型来说,可以分为猜想型、探究型、应用型等类别。以应用型数学阅读题目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比如,教师在讲授“克和千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提前准备学生爱吃的重量不同的各种小零食,让学生首先从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不同零食的重量,再为学生讲解“克与千克”的概念,通过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降低学习抽象数学概念的难度。
2.2.2课中多种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每一堂课程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师在讲解完每一堂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以后,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游戏法、小组合作阅读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小组合作阅读法为例,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知识点时,在为学生讲解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以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阅读材料,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2.3课下生活实践体验
在每一堂课程结束以后,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布置课下拓展阅读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的自制性较差,数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沟通与联系,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在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孩子数学阅读的能力。鉴于我国小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为了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加轻松,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为孩子选择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来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此外,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事物,为孩子设置趣味性的数学阅读题目。比如“我们小区路上一共有6盏灯,每两盏灯之间间隔5米,这条路有多长?”当孩子无法理解题目中的意思时,家长可以带领孩子直接去亲身体验,为孩子讲解题目所传达的信息,再为孩子出一些变式题目,让孩子通过自行阅读去解题,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部分,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小学生阅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春香.关于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02)
[2] 孟晶华.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07)
[3] 魏艳香.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开发和利用[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11)
[4] 赵翠红.小学生“数学阅读”问题带来的思考与策略分析[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