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张春兰
[导读]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摘要: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来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多一些耐心给学生,将德育教育弥漫到整个教学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教学理念,加强与各科教师的互动,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下更具道德涵养的优秀人才。本文基于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及对策
引言
        初中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德育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村中学班主任一定要紧紧抓住教育改革的重点,及时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奠定基础,以此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展开。无论学生学习成绩怎样,其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德行,所以,中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展开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德育教育就不能仅靠思想政治课程来渗入,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要及时渗透德育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农村初中学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完善,教育教学条件不够优越。这是区域发展差异和城乡经济层次的差别所导致的现实性问题。然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纠正学生的思想认知误区,塑造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德育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不仅能促使他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而且还能使他们通过参加德育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中学生正处于敏感、叛逆的青春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极其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需要班主任像一盏明灯一样,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不足
        其一,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负面思潮并没有被完全遏制,如地沟油违法使用、“老赖”违约等,这些问题极大冲击中学生的诚信认知,加之中学生社会阅历较低,思想单纯,极容易被一些负面因素所诱惑,有的甚至走上歧途。其二,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关心不够。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当着孩子面,吵架骂人,甚至动手打架,从不考虑孩子本身,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父母则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虽然孩子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素养却没有提升,最终沦为学习的机器;还有的家庭则过分溺爱学生,尤其是爷爷奶奶,只要有他们在孩子就可以随意“放肆”,最终导致孩子难以管控。其三,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体系尚未建立。中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忽视了德育工作,有的学校甚至将一切副科全部减少,将一切可用的时间全部用到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学生整天面临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根本没有时间放松精神。长期的紧张学习,极易导致学生精神障碍,有的学生甚至厌学、辍学。

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德育工作,但也多是走走形式,片面的讲一些理论、看一些视频,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实践,当学生面临道德选择时,只是一肚子理论,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
        (一)打造班级文化,营造环境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而言,班主任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班主任要对班级环境进行设计和布置。一个干净整洁、优美丰富、舒适温馨的教室环境,不仅能彰显一个班级的文化特色,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第二,打造高尚的精神文化。首先,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观,坚决抵制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其次,我们要重视传统精神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和营养,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形成健康的道德取向。最后,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推广和宣扬,在班级树立榜样,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便能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效果。
        (二)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德育工作开展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娱乐离不开网络,让中学生成为了上网娱乐的主力军。面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信息做到有效的筛选。并结合学生的喜好上网的特性,设计出合理有新意的品德教育活动。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要不仅充分认识到中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和“不完整的人”这两点,还要考虑到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心性不稳定的特殊时期,对待事物的兴趣往往只能维持短暂的一会儿。比如对于喜好看电影,综艺的同学,班主任可以推荐合适的节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推荐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等,综艺如《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你会怎么做》等。或者可以让学生自行推荐具有正能量的节目,彼此点评交流推荐。在节目中培养学生明断是非的能力。对于喜爱偶像文化的同学予以尊重,并且要提醒学生适度追星,鼓励学生发现偶像的优点,发挥偶像的带头作用。例如在这次防疫阻击战中表现优秀的韩红老师,她不仅为灾区募捐了善款,还身体力行的站在救灾的第一线。她的行为感召了许许多多的人,壮大了志愿救灾的队伍。班主任就可以号召同学们将韩红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向韩红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让学生发表对当下的社会热点新闻的看法。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新闻,有的是感人至深的善良举动,有的是令人憎恨的可恶行为,班主任要对发表看法出现理解偏差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以及鼓励学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教育学生要向积极的方面的学习,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总体来说,目前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他们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初中班主任更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发挥自身的价值,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状况,帮助农村的初中生在原有的条件和基础之上接受质量更好、水平更高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鸣军.对提高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9(31):74.
[2]张菊.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12-213.
[3]宋贵锋.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29):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