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乔娟娟
[导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是直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是直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的一种载体,对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能够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教学活动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合理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如何整合素材性课程资源成为了教学的关键。
1、教学主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借助教材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了,而是要让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理性的看待历史,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旨,还需要在教学主旨中体现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确定教学主旨后,教师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有了灵魂,教师才能够根据教学主旨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宋明理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旨是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其主要思想观点,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能够加强对古人道德情操的理解和认知。基于这一教学主旨下,教师可借助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史料教学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宋明时期理学的主要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理学的概念,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2、利用经典素材,增强学生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借助典型素材加深学生对历史客观事实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看清历史事件的本质,并能够从中提取到有效的信息。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到不同学派的思想观念,大部分学生就一问三不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学派,其中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然后,让不同的小组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并结合教材展示不同学派所代表的思想和观点。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收集相关资料、讨论交流和的过程中,加强对诸子百家的了解,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小组分别展示了所代表学派的思想和观点后,教师提出问题:百家争鸣这一局面有怎样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以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收集的资料和教材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研讨。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加强对诸子百家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
3、借助解释性素材,加强学生的感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意义等进行具体的解释,才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解释性素材则是教师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

如在《圣雄甘地》的教学中,部分学生虽然听过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和圣雄甘地的了解不是很多。圣雄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伟大的政治领袖,他的“非暴力主义”思想影响着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如果简单的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纪录片《圣雄甘地》完美的还原了甘地这一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到印度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使得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摆脱了印度作为殖民地的角色,而且,也是这一运动使得大英帝国分崩离析。因此,从纪录片学生就能够正确的了解并感受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运动背景以及运动内容和运动形式,从而加强了对甘地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了解和认知。
4、分析争议性素材,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专家学者在编制高中历史教材时会有目的的加入了一些能够带给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的内容,旨在通过这些争论性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正确、理性的看待历史事件。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具有争议性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给汉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带来的利处和弊端以及给后世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具有探究性和争议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思考对于当时的汉王朝而言,独尊儒术带来的利处多还是弊处多,让学生思考汉武帝在推崇儒术的同时为什么不单单使用儒家思想,而是要加入其他学说?还可以让学生分析,秦始皇当时的“焚书坑儒”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在实质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汉武帝的这一思想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撕开,从而加强对历史事件的感知,让学生意识到统治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会采纳这样的思想。通过争议性素材的利用,能够让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感知历史,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中生的历史认知,发现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发展学生学科思维的基础,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只有教师合理的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才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开代理是,使历史不再是抽象的、遥远的,而是具体的,可真实触摸到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课内和课外素材性课程资源,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感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学会用辩证思维看待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推动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红玲.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J]. 昌吉学院学报,2019(03):42-46.
[2]张俊. 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中学课程资源,2017(12):56-57.
[3]林杉. 应用数字故事技术拓展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探究[J]. 中学课程资源,2018(04):59-6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