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并且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还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逐渐下降。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现如今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实践;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点是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概念。相关研究中指出,高中课堂教学指示老师在特定时间内与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课堂教学是指学生与老师开展活动中取得的有效性成果。比较有成效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注重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注重了学生特点,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并切实有效地掌握老师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提升。
一、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情境,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大都是一些公式定理,枯燥无味还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处在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抽象化的知识换种方式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课堂情境,让这些抽象化的内容更灵活、更容易接受。而且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情境,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到抛物线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小游戏“愤怒的小鸟”引进课堂,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喜爱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把这种更直观的“抛物线”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学生在课下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联系,让学生在课下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想,并且处在叛逆期的高中生逆反心理极强。如果教师在这个时期不加以正确引导,反而强制他们学习,那么学生不仅不会听从管理,还会因逆反心理而对教师反感,这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加以关心,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并且能够与教师敞开心扉,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那么学生自然就喜欢高中数学课堂,自然能够积极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能够听取教师的建议,促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因素。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家庭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了解学生最渴望什么,最抵触什么,进而开展针对性策略。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出现差别待遇。差别待遇是高中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的现象,每一个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待遇,使得处在逆反心理极强的高中生感受到不公,这不仅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反向作用。因此,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高中数学知识大都是抽象化的,教师在讲解时单靠文字书写并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时大都也是能靠想象力去理解。但处于当今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中,数学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曲线变化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视频给学生显示线的变化过程,更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还可以录制一些课堂讲解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既能解决教师不能随时为学生解决的问题的缺陷,还能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适合现如今高中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满堂灌教学法进行,这种教学法好比教师是浇水器,只管浇,而不去管理。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无论是高中学习阶段还是其他学习阶段,学生都喜欢自由的学习环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完全拘束在课堂教学中,并且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课堂参与度较少,一味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束缚,因此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时应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浮出水面,并且适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教师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那么就必定有所收获。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创造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应用合理的归纳比较方法
在对数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时,一定要注重帮助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例如,在学习等比等差数列时,等比等差的数列教学可以同步,这样能够让学生分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免混淆将两者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两者的不同特点。在对公差和公比之间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讲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它们的通项公式当中加合成以及乘和乘方之间的对比推比前n项和的方式和公式。让学生进行归纳和类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类比的方法,可以根据课本中像是概念的特征另行推理。
六、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应该知道,数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运用到现实当中,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那就是纸上谈兵。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这些知识点当中,教师可以将组合的知识和生活中彩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可以发出以下几个问题:在彩票中心从1~30这些数字中选择7个数字,在揭开中奖号码的时候,如果这7个数字和号码相符,就可以得到一等奖,奖金是2000千万。所以许多人觉得购买了所有的数字组合,就一定可以中奖,而且投入比产出少,让学生对人们的这种想法进行评价。学生对彩票这种事情应该会很有兴趣,所以他们都很愿意参与到思考和讨论。教师也借助了这种问题,让组合这个知识更加清晰,学生亲自进行操作,让知识更加具体,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想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做到真正关爱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营造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积极探索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小波.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9):54-56.
[2]李朝秧.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57.
[3]杨兴华.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35):112+115.
[4]殷丽琼.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00.
[5]吕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1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