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CQI视角下从大学生生学习情况分析可知,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高效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大学生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开端,在大学生学习阶段,学生的人格以及素质等的形成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对CQI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CQI视角;大学生;德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0.引言
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在学生的实际行为以及生活等方面为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更加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思想品质,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形成。从学生的学习阶段分析可知,大学生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十分关键的时期,因此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知,CQI视角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年龄作为教学方式选择的依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1.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除了父母之外接触的最多的长辈,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不自觉的进行学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CQI视角下,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思想道德以及符合标准的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使得课堂上讲的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加具象化,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完善自己。为了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完善,因此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白天大部分时间教师以及学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通过自己生活的小细节对学生进行影响,例如在学生打扫卫生的时候加入到学生的行列,对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却能够真正的对学生形成直观的影响,帮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完善自身的道德水平。
2.用心感召,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CQI视角下,与过去的学生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学校也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以及信息的唯一场所了,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信息的时候,学生难免会陷入一定的迷惘,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进行解答, 使得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被更加细心的照顾到,通过宽容使得学生感受到温暖,引导学生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思索,同时找出适合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其宽容施加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那些表现不符合教师要求的学生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班上的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位同学,同时积极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对其进行表扬。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教师的德育教学更加顺利的实行,因此还需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表扬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例如当教师的课堂较为混乱时,教师应该找到那些表现比较好的认真听讲的学生,并且对其进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就会使得其他的学生自动的向这些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快使得教师的秩序得到恢复。反之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严厉的批评学生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较大的影响,也使得德育教育不能得到实行,当教师经常表扬学生的优秀的品质的时候就会使得学生的品质得到较好的提升,同时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互相的学习,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下使得学生的习惯得到培养。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大学生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血缘能够进行衡量的。学生一直都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及时当学生进入大学生阶段之后,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CQI视角下应该多与学生的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避免让学生处于对其德育发展不利的环境中。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十分关键的环节, 并且成熟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阶段。CQI视角下正是由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以及教师应该将其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4.细化行为习惯教学目标,促进德育工作的进展
为了使得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活细节的影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关注。为了避免学校的教学指标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在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目标进行细化,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其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着攀比心理,同时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家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注意,同时即使更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当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由于这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就能使得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连接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较好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能够更加简单的实现。把握外群体同质性特征,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接触,因此使得某些兴趣爱好类似的个体能够更加容易组成一个小团体,并且在内心深处,处于小群体的人总是会觉得自己是要比外界的人更加的优秀,并且根据相关的调查了解可知,在小群体中的人更加注重对其差异性的关注,而不是其共同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寻找学生群体中的同质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承认其他学生的优点,并且进一步的对自身进行一定的反省,从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学习更多的东西,取长补短,,使得自己能够更加的优秀。为了使得学生的资源配置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对其团队精神进行培养。
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个体处于集体中的过程会承担一定的组织以及协调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应该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在团队之中应该肩负着怎样的责任等因素,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进而逐渐的形成一定的信念,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责任感在其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快感,才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更加愿意加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其次是开展社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全体大学生遵守帮助他人,保护环境,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生活和社会互动的法律法规等行为准则。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5.结语
综上所述,CQI视角下学生的好习惯是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逐渐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合适的引导能够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等实现较好的实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得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较好的提升,为学生树立一个更加优质的榜样。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用宽容和耐心来对待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学生以及教师的配合下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好的实现。
6.参考文献
[1] 唐克宇.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04+107.
[2] 黄春丽.浅谈CQI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A].教育教学研究,2017:2.
基金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CQI导向的实践理性视域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JC1319099),
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系列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JGY2019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