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齐进涛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学生普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学生普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具体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教育人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合理优化数学学习方法。本文分别从学习心态,课前预习,学习习惯和知识视野四个方面综合探究数学知识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引言:
        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时,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能够确保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满足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明确在高中阶段如何更为科学的学习数学知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调整学习心态
        通常情况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心态会在一定程度内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高中学生需要对其学习心态进行科学调整,确保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态。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积极学习数学概念,基础知识及其解题方法,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对数学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1]。其次,需要利用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和知识点进行科学调剂。学生适当学习具有较高难度的知识,可以进一步明确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对自身急躁的情绪进行有效克服,确保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平常心。在高中阶段具体学习数学知识,良好的心态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学生需要科学应用日常中的学习资源,对自身学习心态进行科学调整。
        二、做好课前预习
        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觉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学生在预习之后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使其对教师课堂所讲的内容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进而确保与教育人员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互动。基于此,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其学习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做好课前预习[2]。通常情况下,高中的学习较为紧张,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划时间,严格遵循学习计划,则可以保障学生具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在具体进行课前预习时,学生需要标记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在教师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对其加强重视,确保能够更为深入的把握课堂内容。与此同时,课前预习的有效落实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学生在具体进行预习时,通过网络信息和查询书籍等方式整合相关数学知识,确保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更高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集合相关内容教学时,教育人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预习,组织学生自主预习集合的具体元素和相关概念,进而确保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改进学生习惯
        在高中阶段具体进行数学学习时,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良好审题习惯的科学培养,通常情况下,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学生在拿到题目之后,如果不能认真审题,则很难对该题目进行准确把握,进而无法实现正确解题思路的有效形成。基于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文字,细心推敲题目的具体内容,明确题目的突破点,进而顺利解答出题目。其次,需要进行良好解题习惯的科学培养,实现解题质量和解题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其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学科较为严谨,因此,在具体解题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实现良好解题习惯的有效形成,进而确保逐步解决问题[3]。学生在具体解答数学问题时,需要学会举一反三,确保能够灵活应变,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明确解题的关键,将其逐个击破。学生在具体解题时,还需要进行反思习惯的科学培养,对自身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仔细思考和深入分析,明确解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的正确性,通过反思,能够更为全面的认识整个解题过程,进而对自身解题方法进行科学改进。通过强化反思能够实现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推动个人发展。通常情况下,数学知识点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归纳总结能够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更为科学的梳理,确保相关知识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进而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保证学生在后期更为高效的进行数学学习。
        四、拓展知识视野
        现代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最新要求,在此过程中,教育人员必须强化学生独立性,引导学生基于个人认知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进而对其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更为高效的自主探究,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拓展数学概念,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学生基于现有经验基础学习新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4]。基于此,学生在具体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科学培养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学习原本知识概念,同时还需要对其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学习相关数学小故事或名人故事,确保对数学知识的发展具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其数学课堂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对学生知识视野进行有效拓展,积极学习数学家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增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学习心态,做好课前预习,改进学习习惯,拓展数学知识能够确保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推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最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耀晨.怎样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155.
[2] 王雪萦.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87.
[3] 田仁杰.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9,399(15):73.
[4] 罗元浩.我的学习发现——高中数学中学习方法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8(2):399-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