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图谱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查珊珊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又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想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音乐图谱教学手段,及时优化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利用音乐图谱将音乐教学中抽象的意境和知识点,转换成形象的意境和知识点,帮助小学生深入学习,找到音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提高音乐敏感度、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提升音色感,帮助小学生提升音
安徽省铜陵市新建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又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想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音乐图谱教学手段,及时优化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利用音乐图谱将音乐教学中抽象的意境和知识点,转换成形象的意境和知识点,帮助小学生深入学习,找到音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提高音乐敏感度、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提升音色感,帮助小学生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图谱教学;
       
       
        引言:随着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不断升级、创新,小学音乐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音乐图谱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小学生产生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个人情操,丰富自身对音乐的鉴赏知识。教师通过图谱教学,既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又创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促使小学生的音乐理念、音乐素养全面提升。
       
        一、图谱教学的概念
       
        “图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谱,它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或动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图谱,可以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更直观的将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这种运用图谱进行音乐教学的方式,被称为“图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图谱教学不仅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到歌唱教学中,图谱教学为小学生理解音乐提供方法和途径。图谱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又能为音乐课堂增添色彩。
       
        二、小学音乐图谱教学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音乐感知力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帮助小学生融入到音乐所体现的情境中去,才能促使小学生释放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实现音乐情感共鸣。小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最初阶段,想要让其完全理解和表现复杂的音乐内容,图谱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视觉符号,把音乐内容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感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图谱,既能够在节奏训练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还能够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小学生感知旋律,促使小学生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和歌词,不仅强化记忆、还能感知到音乐形象和结构,科学运用图谱教学,可以将抽象的音乐转换成形象的音乐,帮助学生构建音乐思维、建立音乐意境,有助于小学生对音乐特点的掌握。
       
        (二)、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生的对图片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图谱教学,不仅可以将小学生的音乐情感调动起来,还可以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音乐教学或音乐欣赏时,适宜的展示图谱,能够让学生将音乐和图谱进行联想,更加有利于音乐情感的理解,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音乐曲调、类型、要运用不同丰富的图谱进行引导,在一曲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内心的体会和感受,并针对音乐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经过这种训练之后,学生对音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音乐审美意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图谱教学来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小学生的行为、动作,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图谱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图谱呈现时,学生可以结合图谱内容,以音乐为核心进行想象力的放射,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郊外的小路》这首歌时,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郊外的美丽花朵、翠绿的树叶、可爱的小动物等等,使小学生可以对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想象力。
       
        三、小学音乐图谱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运用图形图谱,促进音乐敏感度的养成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小学生建立音乐的敏感度,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比如:节奏的长短、音调的高低、音节的强弱、旋律的感知等等,都是培养小学生音乐敏感度的教学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条件。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图形图谱,可以帮助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升,在具体应用时,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把控、理解,对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训练,从而提高音乐敏感度。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的《空山鸟语》这一首歌时,首先,通过欣赏来体验民族乐器——二胡的丰富表现力,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音乐上的贡献;能够理解音乐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表现生活。然后,在图形图谱的辅助教学下,让小学生理解“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第一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出关于“空山”、“鸟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充分想象。第二步:运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师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你能想得到的乐器是什么?”第三步:组织学生分组尝试演奏二胡,探究二胡的发生原理是什么,对二胡进行初步认知。第四步:教师充满激情的为学生演奏《空山鸟语》这首曲目,让学生可以随着教师的感染力被代入到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的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委婉流畅。通过教师的演奏,让学生对这首曲目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勾勒出自己对音乐理解的构图,为培养音乐敏感度打下基础。

第五步:利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空山鸟语》,然后教师对这首乐曲的作者进行介绍,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境,促使小学生与作者音乐中产生共鸣。第六步:教师利用图形图谱组织学生分段欣赏,教师展示一幅简单的“群山图片”,鼓励学生根据《空山鸟语》一边欣赏,一边将自己所联想到的景物画上去。在教师的指导教学下,学生知道:第一段——活跃的旋律作为“人”的形象出现;第二段——自然景色赋予人清新愉悦的心情;第三段——布谷鸟的叫声;第四段——百鸟啼鸣的生动景象;第五段——音乐达到高潮;第六段——第一段的再现。第七步: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图画,然后进行积极的互相评价,通过对歌曲的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提升乐感,强化音乐的敏感度。
       
        (二)、充分发掘图谱作用,优化音乐欣赏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又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因为欣赏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更进一步受到音乐的熏陶,陶冶自身的情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暂,单一的音乐欣赏教学不能让学生将学习的注意力都投入进来,因此,音乐教师科学运用图谱教学,既可以丰富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内容,又能够让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图谱以其颜色鲜艳、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将音乐意境中的内容充分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利于小学生对音乐韵律、美感的体会,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春天的音乐会》这首歌曲时,音乐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春笋等图谱,引导小学生欣赏音乐《春天的音乐会》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图谱的提示,感受春天的音乐会是如何奏响的,春雨唱歌“嘀嗒……”;春风弹琴“沙沙……”;春雷打鼓“轰隆隆……”;春水鼓掌“哗啦啦……”;春笋是一个指挥家,通过图谱的提示,让小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音乐中,通过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的结合,在小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色,并配合有春天特殊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指导学生参与演奏活动,培养音乐的音色感
       
        在利用音乐图谱教学时,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教学的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音乐图谱,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和感知,通过图谱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轻松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乐器的特点,将其进行科学编排,通过特殊符号、图片的形式,将听觉转换成视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既用耳朵倾听学习,又用眼睛观看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杨柳青》这首民乐合奏曲时,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 X|X X|,和X X|X X 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2)、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3)、初步养成爱护打击乐器与同伴相互配合的习惯。在了解学习目标后,首先,要进行活准备工作:准备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音乐,准备铃鼓、碰铃、圆舞板、笙。然后,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先进行课堂导入:春天来了,老师给同学们演奏一首《杨柳青》,同学们要听音乐,按照节奏拍手。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小学生的思维: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你想做些什么动作呢?接着,教师再引导小学生进行身体动作节奏练习。第一步:放慢速度,教师用拍手动作指挥小学生齐奏。第二步:放慢速度,学生边看指挥,边随着音乐进行身体模仿。第三步: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小学生进行分声部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挥跟随音乐,做身体模仿动作。最后,让小学生配乐器演奏图谱,分别演奏小鸟、小兔、小青蛙……让小学生在伴奏活动中,充分感知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让小学生的音色感得到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看、听兼顾,既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听觉欣赏能力,又要利用图谱发挥小学生的视觉辅助学习作用。通过运用音乐图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途径、拓展教学内容;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福军. 创设有声有色的快乐课堂——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设计[J]. 黄河之声,2019(03):104.
       
        [2]徐爱萍. 三大国际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与研究——让音乐欣赏课插上想象的翅膀腾飞[J]. 文化产业,2018(18):60-61.
       
        [3]冯琴. 学习“哆来咪”,拿到“金钥匙”——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识谱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艺术评鉴,2018(13):129-130.
       
        [4]耿继勤. 让音乐与图画串个门儿——浅谈图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音乐教育,2015(12):49-51.
       
        [5]刘琼. 画音乐,于无形处有形——浅谈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17(16):75-76.
       
        [6]徐华. 浅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18(30):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