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邢孝仙
[导读]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在小学的时候真正开始学习数学的,数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在学习计算这方面的问题时,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勇于融入到活动中去。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性格,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
 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坡尾小学
       
       
        摘要: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在小学的时候真正开始学习数学的,数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在学习计算这方面的问题时,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勇于融入到活动中去。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性格,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积极性
       
       
        伴随着数学识的学习和大量的概念性知识积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所以,教师要进一步通过更加有效的教学,进一步地提升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学习更大难度的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数据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授课方式都是以课堂上的知识讲解为主,主要追求的是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然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言是不利的。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了不少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出现了上课听不懂,习题做不会的现象,学习习惯不好,那么学习的热情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低。
       
        2 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措施
       
        2.1 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革新
       
        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潮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不利的。在课堂授课时,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革新,不只是单纯地讲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应该注重以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进行说明,同时也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体现在哪里。因为数学十分贴近生活,随处可见,教师以此进行革新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应用的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引进来让学生实地进行感受,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教师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倾听者与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讲授者。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这可以是关于数学的实际应用或是一道数学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自主发言,同时对勇于发言的同学给予鼓励,营造一个快乐,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这也会极大程度上改善数学学习的枯燥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2.2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数学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如何学好数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靠学生自己。

由于小学数学的涉及面广,记笔记就成为了有效额度学习方法,只有学生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才能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记笔记也有各自的适合方式,教师可以对记得好的笔记进行展示,给学生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学习步骤,预习复习一个也不能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十分有益,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才会更大的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3 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氛围
       
        老师在教数学的时候,不能只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比如在学习异面直线所成角这类空间几何的知识时,只靠学生们的想象可能并不能真正明白所成的角是什么,也不容易找到所成的角在哪里。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借助自己的双手,看着自己手掌中的纹路,把掌纹当做直线来比划,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们也会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也可以根据要讲的内容,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们明白学习数学并不是没有用的,也能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不排斥学习数学。
       
        2.4 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
       
        老师要对学生做一些调查,充分了解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搞明白他们不爱学习的原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不愿意去学习数学,而是由于落下的功课太多,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能够知道每个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针对不同的问题,想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对后进生薄弱的环节进行耐心的辅导,让学生也相信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学生在老师上课时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他们会努力听讲,老师讲的知识通俗易懂,学生们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们觉得学习数学也不过如此,并不是很难,他们就会更愿意去学习。在课下对不会的知识进行加强训练,多做一些质量高的练习题,养成了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们自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互帮互助,让学生去当老师,这不仅是对所学的知识的一种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使知识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接收,让学生们更容易明白。
       
        3 结束语
       
        老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学习,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不那么恐惧。总的来说,培养起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是提高他们数学成绩至关重要的一步,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顺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J].学周刊,2015(19):84.
       
        [2]郝丽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学周刊,2014(20):165.
       
        [3]刘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