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中职书法微课实践例谈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高菲
[导读] 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不仅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史,还以她独有的魅力让世人叹为观之。更令人神往的是,这门艺术还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已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中职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下的多煤体教学手段,为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搜集各类优质视频制作微课,着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独特魅力,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文化个性,健全学生文化意识。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不仅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史,还以她独有的魅力让世人叹为观之。更令人神往的是,这门艺术还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已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中职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下的多煤体教学手段,为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搜集各类优质视频制作微课,着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独特魅力,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文化个性,健全学生文化意识。
       
       
        关键词:中职书法;传统文化;书法艺术
       
       
        引言
       
        中职院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地存在着文化素养较低、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且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就导致了中职学生的知识面偏窄,因此书法课程成为中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希望通过对书法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一、培养学生文化审美
       
        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上好职高学生的书法课打开方便、快捷之途径,也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让书法艺术终于能轻而易举的揭开神秘面纱,尽显艺术之美于世人眼前。让学生畅游几千年文化之时空,通透其艺术深井,仰望秦篆、汉隶、晋帖、魏碑、唐楷之幽深,博大之天空;让学生以多元角度一饱眼福,尽情领略那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之浑然天成而又荡气回肠之大美;让学生静静品味“天人相应”、“得天趣,通自然”、“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之极高境界。微课堂真可为是艺术审美课,的确,没有美,就没有让千年追美者倾其毕生而追随其后;没有美,也不会有她的千年之时代相传;没有美,更不能让当今少年趋之若鹜。因此,若要学其法,到不如先让学生观其美。就是说,凭借高科技微课技术,尽情再现中华汉字艺术的大美,让他们折服于飞白、腾揶之间;让他们悟出汉字艺术的形体美、思想美、意境美;使他们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中华艺术美的传承者,那种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油然而生,懂得美才能向往美,向往美才能创造美。比如,在某职中的微课堂中,教师就让学生欣赏魏碑的厚重之美,可借助古筝艺术,可借助古画艺术,还可接助唐诗宋词,甚至借助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舞,中华武术,为学子们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审美课。“使其感受心灵之撼动,才使书法课独辟蹊径,才为学生开启欣赏中华文化之门。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本质上来说,兴趣,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充分地体会到了“兴趣为师”的重要性。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有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去吸取知识。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书法教育中,若是教师想要充分地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也必须要注重吸引到学生的兴趣,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书法艺术的意义。比方说,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发展学生文化个性
       
        新课改下,不仅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与中华汉字艺术中,追求独创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在书法教学微课设计中,竭力彰显中华汉字艺术的个性化,独特化和情感化,使学生得到个性的张扬,这于发展学生独特化的文化艺术个性殊途同归,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华传统文化中虽然很少倡导个性张场,但在创作中却力避千篇一律,尽其力而追求个性化的独创艺术风格,这就是魅力之根本所在。比如,我们还以某职中的微课堂中,对每个学生都给予量体裁衣的因材施教,让他们根据自己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临摹方法、临摹对象等,充分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时空,给他们自我发展文化个性的机遇。于是,他们会催生出了热爱中国书法艺术的思想,并为追求文化艺术的个性而不懈努力,相伴生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在中华汉字书法教学中,渗透当代高科技手段,这本身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赋于新的内涵和个性化的追求。就是要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最富个性的一面,也是极富魅力的一面,并尽现于世。“指导学生创造完美的同时,让他们体悟个性文化的独有之美,以获取自我个性化芝术之钥匙,开启艺术天堂。
       
        四、合理地运用教学管理
       
        在现实情况中,虽然很多中职院校中都开设了书法教育,但是某些教师对于这一内容的教育却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开展书法教学的时候,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认为学生只要会临摹就可以了,没有重视点拨,也没有重视书法作业的布置。毫无疑问,这是不正确的。为了能够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点拨,并且及时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基于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在设计书法作业的时候,也应该注重作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旨在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喜爱。
       
        五、结合生活,注重应用
       
        由于书法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很多的师生都认为学习书法要反复地练习,多临摹名帖,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中学生反而找不到学习书法的乐趣和实用性,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在进行书法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用性,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引导他们对书法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书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诗词或者是歌曲,提高他们的书写兴趣。
       
        结束语
       
        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其中已深深积淀着中国人的感情色彩,萦绕着每个国人的心光掠影,这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性、创造性、重要性。通过录制微课将先进教学手段融入书法教学,使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完美结合,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文龙,刘严文俊.探索书法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融合[J].书法教育,2019(06):69-73.
       
        [2]钟金波.探析多媒体时代书法教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21+27.
       
        [3]蔡维维.多媒体时代中职书法教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9):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