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徐世平
[导读] 本文针对德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摘要:本文针对德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策;德阳市
       
       
       
        1引言
       
        德阳市[1,2]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成都平原东北部。德阳市辖旌阳、广汉、什邡、绵竹、中江、罗江六区县。总体而言,德阳市经济实力较强:优势农产品较多,农业产业化亮点突出;德阳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二。目前,德阳已提出建成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战略目标,即在经济强市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强市。现状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就其子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建设是比较薄弱的,亟待加强。
       
        2德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和查阅相关文献[3-5],了解到了德阳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文化消费水平比较地下,消费结构单一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总额相对较低,文化消费结构模式也比较单一。从商品类别消费支出情况看,书报杂志消费较低,子女教育开支则较高。农村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以看电视、听广播为主,还开展一些例如打麻将打牌、搞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文化活动。
       
        (2)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市、县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其次是投入渠道狭窄,只有政府的有限投入、村级资金的少量投入和民间资金的少量赞助,县、乡两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能够维持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
       
        (3)公共文化设施较为贫乏
       
        不少乡镇文化站场地狭小,购进书刊较少,不方便农民借阅。多数乡村现有的文化设施较少,村民活动室、健身设施以及实体和电子阅览室比较缺乏。
       
        (4)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素质较低
       
        当前,德阳市各县从事文化建设的分管领导和主管干部兼职过多,精力分散。农村文化人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在农村文化的表演人才中,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较少。
       
        3德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对策
       
        结合德阳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文献[1-7]的支持下,提出以下六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1)思想上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要解决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德阳市各县乡及乡村领导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上来,增强危机意识。德阳市一些乡镇经济比较发达,例如广汉小汉镇;也有一些乡镇经济比较落后,例如中江集凤镇。富要办文化,穷也要办文化。因为没有文化内涵的空富是不长久的,改变贫穷也要靠文化的力量。


       
        (2)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需要
       
        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市、县两级政府应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财政预算。②基层文化站在适度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为农民提供一些有偿服务累积资金,开源节流。③鼓励我市二重、东电等国有企业和宏华、琪达等民营企业投资、赞助文化事业,并以宣传这些企业作为回报。④另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阶段性的工作方式,以镇为重点,集中财力,建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流动电影放映站、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或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然后逐步推进。应当避免盲目建设和浪费。
       
        (3)积极探索培养新型农民的路子
       
        乡镇文化站应勇于承担起对农民进行培训的重担,召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①培训应当在特色产业、观光农业等支柱性产业项目上做文章。②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进行培训,例如,在人力资源丰富、外出务工多的中江县,各乡镇文化站应当开展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素质培训。③德阳市由于乡镇学校的撤并,出现了一些闲置学校。对于闲置学校,乡政府可以此为基础成立村民学校,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开办公共道德教育、农业新技术等培训班。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有着浓厚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地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例如中江仓山古镇、广汉三星堆古遗址以及绵竹年画村。农业产业化高的地区,例如广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江丹参及芍药生产基地、罗江金花梨生产基地,可以建设集观光休闲、种苗繁育、加工销售、科普教育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区。
       
        (5)政府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队伍
       
        要培养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是农村文化繁荣的保障。民间艺人是建设新农村文化以及民间文化发展和保护的骨干,要重视和保护民间艺人,鼓励他们把传统的民间文化传承给下一代,鼓励年轻人参与到乡土文化的表演和发展中来,防止出现人才断层。对德阳而言,大力培养农村文化队伍,需在大力发展绵竹年画、仓山大乐等民俗文化和广汉缠丝兔、中江挂面、什邡板鸭、什邡烤烟、罗江豆鸡等饮食文化的实践中进行。
       
        (6)以合作社文化为主要抓手,带动新农村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德阳有不少农村合作社,有条件大力发扬合作社文化。合作社文化是一种互助的文化,是弘扬“合作、奉献、劳动”的新型文化。合作社中农民参与讨论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事情的机会比较多,这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黄廷勇.浅谈德阳市三大产业发展的制度优化措施[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2—35.
       
        [2]《德阳地理》编写组.德阳地理(2版)[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3.
       
        [3]严会超,姜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东省蕉岭县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9(5):213—215.
       
        [4]黄萍,邓颖颖,张涛等.基于文化消费实证分析的四川省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天府新论,2013(3):113—118.
       
        [5]崔光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破解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7—19.
       
        [6]郑风田,刘璐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2—115.
       
        [7] 《德阳历史》编写组.德阳历史[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