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李勇刚
[导读] 作为一门具有逻辑性、思维性、理论性极强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若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育活动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需不断增强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双方共创全新教学和学习模式,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整体小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孟塘镇农家小学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逻辑性、思维性、理论性极强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若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育活动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需不断增强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双方共创全新教学和学习模式,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整体小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共创;高校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情感
       
        为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互动关系,增进师生的距离,消除两者在情感与交流上的隔阂。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学科极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内容固定单一,学生思维被拘束于某特定框架内,课堂上情感和审美互动严重缺失,而充分激发师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可打破枯燥课堂氛围,通过情感与情境的深度糅合,师生可在情感上产生密切交流,通过情境创设可激发学生独立探索能力等。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2、6、12、18、30几个数字规律进行观察时,可以小组形式对学生进行划分,5人为一组,在组内展开激烈讨论,首个总结出答案的小组为优胜组,这种竞争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调动。同时,在学生做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说:这组数字和老师有很大关系,那你们猜猜这组数字和老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教师不仅将自己融入了教学中,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进行提问。“这组数字与老师有关系,大家猜一下跟老师具体什么关系呢?”这种将问题与自身相联系穿插于课堂教学的方法,可拉近师生关系。
       
        在对《角的初步认识》一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室内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在小组内将看到的角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找角”情境的创设可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寻找角的过程中增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互助合作,在增进师生情感的同时,携手共创高效课堂。
       
        二、注重当堂训练,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善于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积极向上学习氛围,以便于学生对可课堂所学知识系统全面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相关教学内容时,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PPT动画课件,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教学动画课件中显示光头强坐在一辆汽车上
       
        师:光头强开的这辆车能走吗?
       
        生1:不能。


       
        生2:他的车轮是方形的。
       
        而后教师播放下一个课件,按照三角形、长方形、圆形顺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向学生进行提问。
       
        师:怎样才能让光头强启动车辆呢?
       
        生:选择圆形的车轮。
       
        教师在多媒体设备动画课件的辅助之下,向学生演示不同形状的差异性,并围绕圆形知识点抛出多项问题,通过双方共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圆”,在促使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的同事,增强师生互动,师生共创和谐课堂。
       
        三、总结课堂知识,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通过对小学数学当前教学模式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占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多以知识传输为主,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数学课程的兴趣被逐渐消磨殆尽,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缺失,课堂日益陷入死气沉沉氛围之中,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教学现状,一方面,教师需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态度,充分认识到过于严苛的教学态度,将增加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紧张感与畏惧感,学生积极性难以被充分调动。
       
        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积极的课堂引导,与学生对本届课堂所学知识点共同进行总结,并以“过电影”形式对此次数学课堂所学各类知识点进行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程中的重难知识点进行有效明确,以便于后期重点练习和巩固,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时,可积极主动的向教师请教,参与到数学课堂互动中对自身想法进行清晰的表述,教师通过对学生所表达观点和疑惑点的整合,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对课本中类似知识点认真总结,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对完整知识框架的梳理,使学生明白如何总结零散的知识点,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延展,注意力更集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双方均不可作为单一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但可促使小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全面提升,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系统强化,师生共创教学理念下,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被认为是一种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文莉.浅析师生互动共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2):388-389.
       
        [2]侯魏.课堂互动性教学生活化——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8,15(02):218-218.
       
        [3]陈健宏.师生有效互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教研版),2017,02(08):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