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董光辉
[导读]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在推动教学改革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办事处北园小学   董光辉
 
摘要: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在推动教学改革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相关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
        一、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一教学环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老师需要以阅读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阅读对学生的能动性要求较高,为了释放学生天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与前期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对文本阅读的理解和认知较为浅显,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以简单的黑板板书为重点,要求学生自主朗读,阅读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和机械化和创新。极少有老师能够站在新课改的角度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打消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模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过于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直接将写作教学取代阅读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主阅读的自信心和意愿。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策略
        为了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老师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将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教学理念的优化升级相融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机会和空间,保障学生能够在与老师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划分阅读小组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小组教学在实践应用时备受关注及好评,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能够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互动时实现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待培养,难以依靠己之力完成阅读任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一些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开始划分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分组,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进而掌握阅读的乐趣和精髓。



另外,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在小组合作时往往会出现不良行为,小组讨论非常热闹,但是实质的阅读时间偏少,很多学生开小差,说与课堂无关的话,最终导致阅读课堂质量大打折扣。对此,老师需要规范学生的小组合作行为,设置小组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自主参与小组内部讨论活动,高效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和大包大揽,语文老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肯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和想法,只要学生能够参与阅读活动,老师都需要提出公开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阅读兴趣和动力,主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提升阅读能力。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基础有所区别,老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改革及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当可行的帮助,注重针对性的教学,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学生在大胆质疑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和失误,老师需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和杨长避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合理分工,真正释放个人的天性。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堂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学生所受的束缚较多,难以完全放开自己、主动阅读。对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将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更多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多,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开展阅读活动,那么取得的效果将会非常明显。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真正意识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老师需要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和反思,说出个人在课外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主动总结和归纳的行为习惯,让学生随手记录,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进而为后期写作提供更多的依据,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结语
        在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时,学生阅读兴趣的计划尤为关键,语文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积极划分阅读小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吸取有益营养,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泽, 曹伟萍. 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 赤子:上中旬, 2016(22):214.
[2]张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分析[J]. 新课程导学, 2018, 000(01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