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孙水琴
[导读] 巧用提问式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情感互动性与灵活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小学生思想情感、语文思维及综合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小学    孙水琴

摘要:巧用提问式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情感互动性与灵活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小学生思想情感、语文思维及综合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提问式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具体运用水平。
关键词:提问式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提问式教学法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实践运用中具有常态化、基础性与僵硬化的特点,受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固定及创新意识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师提问教学法运用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因此,老师应从提问的方式、时机、内容等方面来创新提问式教学法应用策略,为发挥其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找准提问契机
        部分老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强的自由随意性,会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与教学速度等来提出课前准备或临时性的问题,没有综合考虑小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及语文知识特点,削弱了课堂提问对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及课堂知识迁移的促进作用,因此,老师认真观察小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根据小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氛围等来寻找和把握提问契机,当小学生出现学习困惑或注意力分散时,适时地提出问题,也可以用问题来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转换,促使小学生在思考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1]。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时,老师可以设计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讲解等课堂学习环节,受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变化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在上课后20分钟会出现注意力与精力下降的情况,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变得十分压抑和沉闷。此时,老师可以提出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和熊出没之大树幼儿园的哪儿些地方不一样?”许多小学生曾经看过动画片《熊出没》,对大叔幼儿园的印象也十分深刻,许多小学生会踊跃的回答问题,回忆动画片的内容,提高了小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与拓展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在帮助小学生调整课堂学习状态的同时,也缓解了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疲劳感。
       二、精心设计问题
        以往许多老师会套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提出问题,造成了课堂问题形式的雷同性及提问内容的局限性,因此,老师应创新问题形式,灵活运用生活化提问、针对性提问、启发式提问等多种问题形式。老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课本及教学提纲,既可以在课前根据语文知识特点及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3-5个具有较强教育性与探究性的问题,侧重于新旧语文知识的衔接及小学生探究欲的激发,同时,还可以提出1-3个具有较强趣味性的问题,侧重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及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坚持关联性、持续性与目标性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而降低其提问效果[2]。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一文时,老师提出“有人说雨是云在哭泣,你觉得雨从何而来?”“蚂蚁搬家、小燕子低飞等现象都是下雨的前轴,除了这些自然现象外,你还知道哪儿些?”“秋天的雨和其它季节的雨的异同点”等问题,前两个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探究性与生活实践性,在回答第一道问题时,小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小学生认为:“雨是太阳在流泪,所以下雨的时候,心情会不好。”也有的小学生回答道:“水蒸气遇冷变成云,云遇热之后又变成雨。”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共同探究交流,锻炼了小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另外,这些问题以“雨”为中心,引导小学生从雨的形成、下雨前自然现象等层面来全面深入的了解雨,从而锻炼了小学生问题分析与回答能力。
        三、重视问题思考
        提出问题之后,老师还应引导小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答案。老师应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思考回答问题,当小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线索,给予小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小学生逐步获得问题答案。另外,老师尽量不要在提出问题之后,立即公布问题的答案,这容易降低小学生问题思考意识与学习探究欲望。最后,老师还应鼓励小学生主动提出其在思考和回答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产生的困惑,在拓展延伸课堂提问知识面的同时,也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等产生积极影响[3]。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老师让小学生思考回答“大自然还有哪些声音”的问题,许多小学生会产生困惑:“大自然又不会说话,为什么会有声音”的疑惑,老师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让小学生静静的倾听外界的声音,有的小学生说道:“呼呼的风声”、“树叶沙沙的声音”,老师引导小学生回想曾经在户外听过的声音,下雨声、落叶声等等,此时的小学生会豁然开朗,原来大自然还有这么多的声音,更加积极寻找和倾听自然的声音,在加深小学生课文主旨思想把握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逆向、创新、发散及探究等思维能力。
       结语
       正视传统小学语文提问式教学法运用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创新提问式教学法应用策略对深化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把握提问时机、创新提问形式、加强问题思考等途径来提高该教学法运用水平,为实现小学生及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一芳.浅议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研论丛, 2014, 000(004):P.84-84.
[2]周红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软件:电子版, 2016, 000(006):28.
[3]潘国强.试论提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