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初中数学中考解题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赵三洪
[导读] 中考既是对学生历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初中学生顺利升入高中必须经历的重要形式。

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  赵三洪

摘要: 中考既是对学生历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初中学生顺利升入高中必须经历的重要形式。每年中考来临之时,学生在复习工作中做到详略得当,以初中数学题目难易程度设置和各种题型不同分值的设置为基础,对中考试卷整体内容进行把握,从而找到最为有效的中考解题策略和方法,帮助初中学生在中考考试中脱颖而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初中数学考试中,试卷基础题型占有较大比例的分值,因此中考前数学复习阶段不应过度追求快、深、难,应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点培养,让学生在解题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会“举一反三”,养成科学的数学解题思维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解题;有效方法;
       引言:在各个地区的中考中,数学成绩的高低与学生中考整体成绩息息相关,面对初中数学考试中题目设置知识容量越来越大、所涵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这一发展趋势,如何更好的增强初中学生对题目所考知识点的准确判断性,提高初中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这在中考成绩的高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考解题的有效方法结合例题进行实际分析,对于一些概念性强、知识跨度较大、知识点零碎的题目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以期为备战中考的同学们建立系统的解题模式,快速提高数学中考成绩。
       一、中考试卷题型设置
       (一)夯实基础部分
       中考试卷题型设置中有部分基础分值,这部分基础题目主要目的是完成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检测和考量,检测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如重点概念、法则、公式等,在解答这一基础部分内容时,初中学生首先应将各个知识点相联系,科学的建立起知识框架体系,利用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对初中阶段所有知识点完整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这一目标。 [1]。
       (二)关注能力部分
       中考试卷中这部分题目类型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申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部分关注学生能力的题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锻炼自己“想在前,做在后”的解题习惯,在考前第二轮复习中结合专题复习,有计划的对这部分题型易考内容专题复习,通过对同类型题目解题思路和方法反复钻研,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试卷中看到相关考察能力的题型时迅速形成解题思路,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三)重视过程部分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有较强的思维发散性,教师能将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思路教给学生,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在面对新题型时灵活分析并给出正确解题思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



        二、中考解题的有效方法
       (一)回归教材,考查考生的双基水平
        通过对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题目设置分析总结,不难发现中考数学试题中仍然侧重对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基础技能的考察,课本相关例题改编后在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这种题目类型的设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既不感到陌生,便于学生理解作答,又能让学生“老题新做”,将学生初中数学复习重点拉回到基础教材中,充分体现了课本教材在教学中所占的基础地位无法替代性,强调初中学生复习时不可脱离教材[2]。
       例题1(试卷第12题)设x1,x2是方程x2-4x+m=0的两个根,且x1+x2-x1x2=1,则x1+x2=(?),m=(?).
       此题主要是对初中数学韦达定理的考察,题目内容设置较为基础,由韦达定理得:x1x2=4,x1x2=m,代入x1+x2-x1x2=1中,即可得出答案,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关注生活,让数学有教育意义
        初中数学中考试卷中有不少试题来源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解决数学问题时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初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对于日常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解题水平的同时,也让数学变得更有教育意义。
        例题2(试卷第24题)下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某汽车的耗油量y(单位:L/km)与速度x(单位: km/h)之间的函数关系(30≤x≤120),已知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km/h,耗油量增加0.002L/km.
       (1)当速度分别50 km/h,100 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分别为多少?
        (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速度是多少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多少?
        此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函数图像、一次函数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理解,通过生活中“汽车耗油量”这一具体的真实情景作为知识切入点,使试题不落俗套又富有实际生活意义。
        (三)稳扎稳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数学基础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中应重点培养的,确保学生初中数学学习阶段稳扎稳打,在中考中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能力取得最优的成绩。
        三、结语
        中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试,更是对每一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考察,学生在初中数学中考解题的有效方法探索中,应以基础题目解答为重点,善于挖掘生活实际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真正做到会学会用,让初中数学在中考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黄玉兴.例析中考数学填空题的解题方法[J].透析中考, 2019, 000(005):P.11-11.
[2]荆小荣.例析初中数学中考解题的有效方法[J].解题技巧与方法,2017(0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