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 借力优化 提高实效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牛静语
[导读] 如今,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也渗透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运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牛静语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也渗透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运用.同样,高中政治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信息技术中具有诸多的教学资源,而且覆盖面很广,能促使政治教学更加动态和立体。所以,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高中政治进行一定的整合,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结合
        前言: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采用更多社会话题、学习资源来支撑政治教学,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政治理论。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整合之管见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探究性课堂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真实现象进行模拟和呈现,或者让学生自己上网进行资料搜索,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二政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过网络搜索关于输血的医疗手段产生过程。同时,教师再给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询问学生:“现在大家了解了输血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医疗方式,看了视频后,大家知道这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一层一层的抛出问题:“1.该视频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2.首次成功的输了羊血,表明输血能救人命,展现了什么道理?3.先是输入羊血,然后是输人血,后来终于解决了输血的问题,展现了什么道理?4.输羊血之后,导致很多接受人残疾,后来输入人的血液后虽然成功了,但输血医疗热产生了一定的死亡率。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了血型的差异,从而解决了输血问题,这体现了什么?”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提醒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学习[1]。
        (二)利用网络工具,培养创新思维
        各种先进网络工具的使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论证工具、可视化排序工具、因果图工具等,都具有一定的思考框架,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对其进行使用。比如在学习高一政治“影响消费的因素”时,需采用可视化排序工具。促使学生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物价、收入、消费心理、商品性质、商品服务、质量监督情况、消费模式等),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教师再让学生讨论这些因素的差异性、相关性,借助因果图工具找出影响消费因素的因果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最后借助论证工具来构建论点和假说,根据这个论点以及假说来搜集相关的证据。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对结论进行一定的总结。



        (三)通过网络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中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些学生可能无法对其进行把握。而且信息技术可将抽象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提高教学的总体效率.比如在学习高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小鸡、小鸭是怎么孵化出来的”。然后再让学生对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鸡蛋只能孵出小鸡,鸭蛋只能孵出小鸭,是由于鸡蛋和鸭蛋的内因不同,所以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属于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其影响了事物运行、发展的方向。”同时,教师再询问学生:“是不是所有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学生们查找资料后回答:“只有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鸡蛋才能孵出来,比如温度为35-40.5℃,湿度达到75%左右。而且鸡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孵出小鸭。”从而促使学生明白外因是事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通过内因而影响事物的存在、发展,然而却无法改变事物的基本性质、发展趋势[2]。
       (四)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课堂进行拓展
        教师也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对政治教学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政治理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二政治“量变引起质变”的内容时,便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些新闻内容:“如今,我国的高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比日本的新干线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同时我国的高铁技术引入了其他国家进行使用,为一带一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告诉学生:“为什么我国的高铁技术会闻名世界,这是不是一代又一代科技研究人员一点一点积累,辛勤努力得来的成果?”让学生明白量的积累能产生质的变化。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在网上查找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量变引起质变的事例,从而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3]。
        三、总结与体会
        通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其和政治学科进行整合,能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呈现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萍.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72-73.
[2]徐孝忠.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以秦安县第一中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9):67-68+77.
[3]孙立萍.利用开放式教学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益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