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环境教育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古清泉
[导读]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初中化学课标中也有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镇铧头小学
       
       
        摘要: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初中化学课标中也有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环保意识;环境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在初中课本中做过初步和系统的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产生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二氧化硫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例如:当学习到《常见的酸》中硫酸时,可让学生算一算,100吨含硫煤燃烧能够向空气中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从而能形成酸雨的量是多大,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动态教学,使学生从感官上去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比如我们在讲到水污染时可播放一些相关的动画画面:化工厂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上布满死亡的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
       
        同学们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表情都凝重而严肃起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接着再播放经过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的江河、湖泊,水清澈纯净,景色宜人。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学生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息息相关,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应节约用水,认识到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应进行综合治理等。通过这种动态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知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深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在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剩余药品、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习惯。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放出的实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觉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比如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调查研究活动,如房屋装修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学生通过调查并了解了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特别是现在室内装潢材料是塑料、化纤制品,如塑料家具、塑料百叶窗、化纤地毯等等,在这些塑料制品中,含有甲醛、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等有毒原料,会从成品中慢慢的挥发出来;许多油漆涂料,就是将高分子化合物(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做成的粘液,溶剂挥发干燥后就能结成坚韧美观的保护膜,作为涂料和油漆的溶剂,一般是二甲苯、乙苯或三甲苯、四甲苯等的混合物,他们的单体和溶剂都会挥发出来,大多是有毒物质,油漆中的颜料含铅和镉,铅对儿童的威胁特别大,原因是儿童常常把摸过墙和窗户的手塞进嘴里,同时儿童对铅的吸收能力比成人高出4倍,所以儿童吸收的铅比成人多,有小孩的家庭应该选用不含铅的油漆……学生懂得了房屋装修后因敞开门窗让其挥发,过一段时间再住人,人住进去后,也应该经常通风,以降低这些挥发物质的浓度。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通过调查社区及所属村落水的污染情况、植树造林及绿化情况、家庭作坊及家用电器使用情况、农村燃料来源和利用情况、家庭养殖及农村种植结构和农药使用情况。同时参观水泥厂、
        化工厂等地方,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让他们考虑解决对策,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或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培养具有良好环保素养的公民,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能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